昆侖山脈的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西段中國昆侖山脈犬那有,即喀什噶爾河源與克里雅河源間
的400千米地段中國昆侖山脈犬那有,雪線海拔5600?5900米,冰川面積在3000平方千米以上,
是中國現代大冰川區之一中國昆侖山脈犬那有。玉龍喀什河上游的玉龍冰川全長25千米,是此地
區目前已知的最大冰川。
高等植物約有100多種中國昆侖山脈犬那有,以地表植物為主。昆侖山北坡瀕臨最干旱的亞洲大陸中心中國昆侖山脈犬那有,屬暖溫帶荒漠氣候,并且比鄰
中國境內的塔里木荒漠和柴達木兩大荒漠。山前年降水量小于1〇〇毫米,西
部60毫米,東部僅為20毫米。昆侖山脈的年降水量隨山地海拔增高而略增,
隨著高度的不斷攀升,暖溫帶荒漠逐漸被高山荒漠所取代,植被也從高山草
甸變成由特有的墊狀駝絨藜與西藏亞菊組成。
昆侖山脈的很多水系都是由冰山融雪形成,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和地域性,而且這些水系大多進入昆侖山脈
北坡的河流,源遠流長,匯流于塔里木盆地與柴達木盆地內流水系。昆侖山
脈西高東低,按地勢可分為西、中、東三段。
昆侖山脈的西段主要以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賽圖拉與通過葉爾羌河上游麻
扎的新藏公路作為同昆侖山脈中段的分界線。
昆侖山脈西段的山地北坡主要為山地荒漠和高寒荒漠景觀,低于2700米的前山及中山帶下部為紅紗與合頭
草荒漠,上部的植被主要以紫花針茅和銀穗羊茅占優勢的山地草原,陰坡會
出現小片雪嶺云杉林,與山地草原一起構成山地森林草原帶。在3000米以上
為高位沼澤化草甸;3100?3900米之間主要分布著雌雄麻黃為主的灌木。
谷地兩側4000米以上主要植被為以粉花蒿和墊狀駝絨藜的高寒荒漠。4500?
5500米的高山主要植被為刺磯松、高寒棘豆等g寒半灌木荒漠帶。海拔5500
?6500米的高山下部為高寒稀疏植被,上部為秦凍風化帶。6500米以上為高
山冰雪帶。
發源于西段的主要河流有葉爾羌河,主要靠冰雪融水補給。昆侖山脈的中段位于新藏公路與車爾臣河九個大坂山之間,即東經77°
86°之間,主脈向南略呈弧形;克里雅山口和喀拉
米蘭山口是該段聯系新疆——西藏的通道。中段
昆侖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主要河流
有喀拉喀什河、玉龍喀什河、克里雅河、尼雅河
及安迪爾河。
除了和田河上源喀拉喀什河和玉龍喀什河水量較大,有利灌溉外,其他河流出山后
很快沒入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山地下部為合頭草、
紅沙半灌木荒漠,棕漠土;上部為沙生針茅、短
花針茅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鈣土;向上過渡為
針茅、昆生蔥、昆侖蒿為主的高寒荒源帶草原;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地內
部主要是墊狀駝絨藜、糙點地梅組成稀疏的高寒荒漠帶;在海拔4500?5500
米的下部為稀疏植被,上部為寒凍風化帶,更高的山峰則為冰雪帶。
昆侖山脈的東段主要分三支,向東略呈扇形展開,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
峰8座,平均海拔4500?5000米。主要河流有流入塔里木盆地中的車爾臣
河;流人柴達木盆地的那仁郭勒河、烏圖美仁河、及柴達木河,前者由冰雪
融水補給,屬于塔里木的內流水系。
后四者由降水與湖水補給,屬于柴達木的內流水系。
昆侖山脈的東段主要為荒漠化草原,在海拔3600米以下為干燥剝蝕的基巖山地,幾乎無植物生長,溝坡及巖屑上堆散生有墊狀駝絨藜,紅
沙、合頭草的耐旱植被;3600?3800米過渡為紫花針茅亞高山草原;3800?
4500米的山地下部是以小嵩草為主的草原化高山草甸,上部為墊狀植被;
4500?5000米以上過渡為稀疏的高寒植叢和寒凍風化帶;5500米以上為高山
冰雪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