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蘭花鼠尾草識別特征。蘭花鼠尾草一般1-2月中旬播種,7月中旬播種,根據需要可隨時播種。基質最好用泥炭和珍珠巖,也可用腐葉土。將培養土過篩放在苗盤內,用500-600倍多菌靈液浸透,稍干后撒播,每平方米1000粒左右。
2。播后覆土再噴上藥液以利種子與基質緊密接觸。
蓋上薄膜或玻璃蘭花鼠尾草識別特征,要遮陰、保持濕潤。出苗后逐漸撤掉薄膜,逐步加強光照。每周用百菌清或甲托防猝倒病,每7-10天澆一次復合肥液150PPM,每次澆水加入稀薄的有機肥液。栽培土質以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或砂壤土為佳。定植前若土壤混合有機肥,生育將更佳。
3蘭花鼠尾草識別特征。蘭花鼠尾草發芽第一階段胚根出現,并且根開始形成。此階段不用施肥,但保持育苗介質的濕潤非常重要,需要一定的光照。出苗后逐漸撤掉薄膜。每周用1000倍百菌清或甲托防猝倒病,連續噴施2至3次。
4。發芽第二階段繼續生根蘭花鼠尾草識別特征,出現莖,且子葉已展開。
保持適當濕度,防止過濕,可適當施用氮磷鉀比例為20-10-20的水溶肥。發芽第三階段根部可以插入穴盤的孔穴中,并出現幾片真葉。5蘭花鼠尾草識別特征。加大肥料濃度,控制濕度和溫度,溫度降低至20℃左右,需要一定光照,防止此階段幼苗徒長。發芽第四階段根系成團,有2至3對真葉。
繼續增大肥料濃度,溫度和濕度與第三階段相同,適當控制水分,加強通風,仍需防止徒長,為移栽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