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發病的原因多是因為日常管理和操作不當而引起,而且一旦發病,治療起來也很困難,因此,對泥鰍的疾病應以預防為主。一是泥鰍的飼養環境要選擇好,適于泥鰍的生長發育,減少應激反應。二是要選擇體質健壯、活動強烈、體表光滑、無病無傷的苗種。三是在鰍苗下池前進行嚴格的鰍體消毒,殺滅鰍體上的病菌。
四是投放合理的放養密度,放養密度太稀,則造成水面資源的浪費水族疾病防治;放養密度太密,又容易導致泥鰍缺氧和生病。五是定期加注新水,改善池塘水質,增加池水溶氧,調節池塘水溫,減少疾病的發生。六是加強飼料管理工作,觀察泥鰍的攝食、活動和病害發生情況,對腐臭變質的飼料絕不能投喂,否則,泥鰍易發生腸炎等疾病。
同時要及時清掃食場,撈除剩餌。七是在飼養過程中,定期用藥物進行全池潑灑消毒,調節水質,殺滅池中的致病菌。可用1%聚維酮碘全池潑灑,使池水達到0。5克/米3。八是定期投喂藥餌,并結合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進行食臺掛簍掛袋,增強池塘中泥鰍的抗病力,防止疾病的發生和蔓延。
九是捕撈運輸過程中規范操作,避免因人為原因而使鰍體受傷感染,引發疾病。十是定期檢查泥鰍的生長情況,避免發生營養性疾病。十一是加強每天巡池,要注意觀察,若發現池中有病鰍死鰍要及時撈出,查明發病死亡的原因,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對病鰍和死鰍要在遠離飼養池的地方,采取焚燒或深埋的方法進行處理,避免病源擴散。怎樣進行黑天鵝的疾病防治?
黑天鵝的疾病防治:① 養殖區內定期打掃衛生,保持養殖區內清潔,并用消毒藥液噴灑消毒,以殺死各種病原體,常用消毒藥液有季銨鹽類、 含碘類等制劑,要定期更換消毒藥物水族疾病防治。② 飼養期間每月可用廣譜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土霉素、環丙殺星等)或中草藥拌料投伺3天,用來預防禽病的發生。③ 種鵝每年3月初肌肉注射小鵝瘟血清與鵝副黏病毒油苗 各一次。④ 黑天鵝的主要病害有小鵝瘟、大腸桿菌病、鵝副黏病毒病、禽霍亂、寄生蟲病等,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要定期觀察黑 天鵝的精神狀態。做到禽病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對癥用藥,以防禽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