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梗
在幼犬的健康管理方面,最重要莫過于運動了。因為在幼犬期間,得不到充分運動的機會,無論身體及精神,都無法成為健存的狗。狗的運動主要為散步及跑步,出生3-4個月的幼犬,由于肌腱發育較慢,不要作太劇烈運動,在公寓內或在公園內自由奔跑,或作投球、拾球運動己足夠。 狗狗最喜歡戶外散步,因此最好每天帶他一次出外散步,若狗狗運動 量不足的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或皮膚病,由于體型缺乏調整,背線及四肢會生長異常,使姿勢產生偏差。因此為維護狗狗的健康,應常帶到戶外散步,彌補平常運動的不足。運動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提高食欲,鍛煉筋骨,增進健康。反之,當狗狗運動量不足時,會使肌腱萎縮,動作不靈活。壓抑狗狗運動本能的結果將使它喪失元氣,脾氣暴躁,略顯神經質,容易亂吠及動輒咬人。
狗的運動量因犬種而異,而運動量亦和狗狗的大小成正比。以理論而言,運動量應和速度成等比級數,例如速度為二倍,則運動量為四倍;若速度為三倍,則運動量為九倍。故如把一個鐘頭內的運動速度加倍,則運動時間只需十五分鐘。但此種算法不能一概而論,因速度快易產生弊害,而過慢又浪費時間;所以飼主應視狗狗大小,采行適合的速度和運動量。
1)小型愛玩犬平常在室內,諸如吉娃娃、瑪爾濟斯犬 、博美狗、迷你臘腸狗、蝴蝶犬 、約克夏 埂等,偶而帶到街上溜溜,就能維持健康了,最好每天帶狗狗出外散步十多分鐘。
2)同是玩賞犬,但小型貴賓狗、巴哥犬 等,應讓它們輕松地環繞住所附近一圈,如此才不致于過度肥胖。
3)另外,日本埂、貝林登埂、臘腸狗必須每天出外散步十至二十分鐘。
如果狗狗的生活拘限于室內,而無法和外界接觸時,就易養成內向、膽怯的習性,所以應常常抱出去,習慣戶外的聲音和事物。
4)大型犬如秋田犬 、上佐犬、圣伯納犬 、馬士提夫犬 等體形大、重量級的大型犬在一天之中,如沒有一至二小時以上的運動時間,則無法維持健康身體。 狗狗的汗腺已退化,因此無法和人一樣,藉著流汗來調節體溫,而改用呼吸來調節;故當狗狗一開始運動時,即張開嘴,不停流口水地呼吸喘氣,為此之故,飼主千萬不可在狗狗運動時讓它咬東西。夏季時,應選擇早晨或傍晚黃昏等天氣涼爽的時刻進行運動,特別是一些在熱天運動會呼吸困難及氣喘的狗種,如拳師狗及哈巴狗等,切勿逼使他們在夏天時份做劇烈運動。 狗狗運動后應讓它飲水,并多做休息,待呼吸恢復正常后,再行喂食。運動需每天有規則的去做,即使夜晚進行亦無妨;因為越晚運動,越能使它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