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狐(學名:Otocyon megalotis)有蝙蝠翅膀一樣的耳朵,最長可達14厘米。實際上,其種名“megalotis” 源自希臘詞“mega”和“otus”,意即大耳。一雙大耳朵在溝通交流、尋找食物等諸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皮毛色彩淡黃至深蜜色不等,具體顏色取決于年齡和發現區域。鼻口比其他狐貍大,呈灰黑色,兩側末梢灰白色。高尖齒,可快速高效咀嚼昆蟲食物,以助消化。
大耳狐
中文學名:大耳狐
拉丁學名:Otocyon megalotis
別 稱:蝠耳狐、好望角狐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 綱:真獸亞綱
目:食肉目
亞 目:裂腳亞目
科:犬科
外形特征
大耳狐之名源自它們一對巨大的耳朵,耳長114-135毫米, 體毛多為棕褐色,喉嚨和腹部為灰白色,耳外沿像戴著棕熊樣的“面罩”,小腿、爪、尾尖呈黑色,除一對大耳朵之外,其獨特的齒列也有別于其他狐類,大耳狐有46-50枚牙齒,多于其他異齒型有胎盤的哺乳動物。其他犬類不超過兩顆上臼齒和三顆下臼齒,大耳狐至少有三顆上臼齒和四顆下臼齒,下頜有一大塊階梯狀的二腹肌突出,便于快速咀嚼昆蟲。
成年狐頭體長46-66厘米,體重3.0-5.3公斤。四肢較短。
本文由景品韻發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場,轉載/刪除聯系作者,如需刪除請-> 關于侵權處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