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鵲鴝是屬于真貴鳥類嗎?白腰鵲鴝叫聲比較特別,能當做寵物鳥來飼養嗎?喜歡養鳥的朋友,大部分對白腰鵲鴝還是比較陌生。畢竟它不屬于常見鳥類。下面由愛寵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它的相關信息。
學名:Copsychus malabaricus,俗稱長尾知渣。曾被列入鶇科,故曾有白腰鵲鶇或稱鵲鶇等舊稱。
別名俗名:溪吱喳
外形描述:體型略大(27厘米)而尾長的黑白色及赤褐色鵲鴝。雄鳥:頭、頸及背黑色而具藍色光澤,兩翼及中央尾羽暗黑,腰及外側尾羽白,腹部橙褐。雌鳥似雄鳥但黑色為灰色所代。 虹膜—深褐;嘴—黑色;腳—淺。白腰鵲鴝屬中型鳥類,共有17個亞種。各亞種之間在羽毛顏色和個體大小都有略微區別。
白腰鵲鴝叫聲:叫聲為chur-chi-churr及粗啞的責罵聲。鳴聲飽滿復雜又悅耳,包括模仿其他鳥的叫聲。
分布范圍:白腰鵲鴝分布于印度、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泰國、老撾、越南、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諸島以及中國大陸的云南、海南等地,主要生活于熱帶林及竹林內。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西南部Malabar。但在1931年初從馬來西亞引入夏威夷,1940年被引進到夏威夷歐胡島。
分布狀況:罕見于高可至海拔1500米的熱帶森林。留鳥于西藏東南部(indicus)、云南西南部及南部(interpositus)和海南島(minor)。因常被捉作籠鳥數量已變得稀少。普遍分布于山谷樹林和Ko'olaus南部的山嵴。在樹木稀疏的低地闊葉林筑巢。主要棲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茂密熱帶森林中,尤以林緣、路旁次生林、竹林和疏林灌叢地區較常見。
習性:白腰鵲鴝性懼生,藏匿于密林及灌叢。晨昏時于低棲處發出嘹亮鳴聲,兩翼下懸,尾高舉。在地面跳動或作短距離飛行,降落時長尾抽動。此鳥的習性與鵲鴝十分相似。棲于熱帶林及竹林內。多單獨活動,性膽怯,常隱藏在林下灌木叢中活動。善鳴叫,鳴叫時尾直豎,鳴聲清脆婉轉,悅耳多變,特別是繁殖期間雄鳥鳴叫甚為動聽,其他季節多在早晚鳴叫。覓食在林下地上或灌木低枝上。主要以甲蟲、蜻蜓、螞蟻等昆蟲為食,大都不食植物。人類住所附近一般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