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魚常見病有哪些,日常飼養地圖魚該注意什么?地圖魚是常見的觀賞魚類,由于體表有不規則的花紋,就像一副地圖,因此得名地圖魚。生活中,地圖魚環境適應能力強,身軀結實強壯,很少生病。但是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下,地圖魚也會有生病的時刻。所以,飼養者在日常飼養管理中,也應該做好預防治療的工作,讓地圖魚可以健康的成長。
地圖魚抗病能力強,很少發生病害,但也必須堅持以防為主的原則,平時注意水族箱的清潔和消毒工作。地圖魚常見病有爛鰭病(主要發生在胸鰭末端)和氣泡病(主要發生在胸鰭、腹鰭、腹部等部位)、以及我們常說的白點病等等。
白點病是地圖魚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原生動物所引起,被稱為白點蟲或是小瓜蟲,它會深入皮膚的細胞,進行無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點狀胞囊。患病的地圖魚體表、鰭條和鰓上可見許多小白點。身體會日漸變得消瘦。在患病后期,魚兒的體表如同覆蓋一層白色薄膜,粘液增多,體色暗淡無光。如果拖延治療時間,那么地圖魚會因此而喪失生命。
白點病多發生在水溫環境比較地下的時候,特別是15-20度的水環境特別容易滋生小瓜蟲。所以,在治療地圖魚白點病的時候,首先可以將水溫適當的提高,例如將水溫提高到28-30攝氏度。此外,可以選擇用硝酸亞汞、孔雀石綠治療。
地圖魚常見病很多,這里無法一一列舉。我們在飼養管理中,飼養者應該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應該及時的為地圖魚更換新水,及時的殺菌消毒,為地圖魚提供一個健康合適的生活環境,避免它受到病菌的干擾,可以健康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