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病沙門氏菌病又稱副傷寒,是沙門氏菌屬細菌引起人和動物共患疾病的總稱。貓沙門氏菌病,主要是由鼠傷寒沙門氏桿菌所致,臨診上主要以腸炎和敗血癥為特征,以幼齡貓為主,成年貓多為隱性感染,懷孕的貓會因此而流產。
1、癥狀 根據患貓不同年齡、營養狀況、免疫狀態和細菌感染數量等因素而表現出以下幾種類型:
(1)胃腸炎型:潛伏期3~5天。貓咪患病初期表現出體溫上升至40~41?1c,精神沉郁,食欲廢絕,嘔吐、腹瀉,排水樣糞便,后為帶血的糞便。病后幾天內體重減輕,嚴重脫水。黏膜蒼白,行走無力,常因休克死亡。少數病例可引起肺炎,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及鼻出血。
(2)菌血癥與毒血癥型:主要見于幼齡貓。患病的貓咪表現為體溫下降,全身虛弱明顯、昏迷臥地,微循環發生障礙,毛細血管充盈不良。可發生轉移性感染,侵害某個器官,潛伏期往往較長。貓的沙門氏菌病死亡率10%左右,并可明顯影響貓咪的生長發育。
2、診斷 根據以上癥狀,一般只能做出初步診斷,最后確診還須到動物醫院依靠實驗室檢驗。
(3)防治
(1)抗菌消炎:如果患貓嘔吐不太嚴重,可經口給藥。卡那霉素5萬單位/千克體重,肌肉注射,2次/日。慶大霉素1萬單位/千克體重,肌肉注射,2次/日。
(2)對癥治療:有腸道出血的貓可肌肉注射止血敏2毫升,每日3次,或用維生素k32~4毫升/千克體重,肌肉注射。
(3)輔助療法:對不食、脫水、酸中毒的患貓可用25%葡萄糖注射液10毫升、5%碳酸氫鈉注射液5毫升、復方鹽水40毫升,靜脈或腹腔注射。心臟功能減退者,可肌肉注射0?5%強爾心,劑量為0?5~2毫升。
(4)預防:嚴格控制副傷寒病貓和帶菌貓與健康貓接觸。有病貓生活過的環境及用具,需用2%~3%燒堿溶液徹底消毒。應飼喂煮熟的食物。消滅傳播者(如蒼蠅、老鼠),經常給貓舍及其用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