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杯狀病毒感染也稱貓傳染性鼻結膜炎。本病是貓病毒性上呼吸道病的一種,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癥狀,即精神沉郁,漿液性和黏液性鼻漏,結膜炎、口腔炎、氣管炎和支氣管炎,伴有雙相熱。杯狀病毒感染是貓的多發病,感染率高但死亡率不一,最高可達30%。15周齡至6月齡之幼貓若感染此病,則會呈現病毒性肺炎,常因呼吸困難而死亡。
(1)癥狀。貓感染病毒后的潛伏期為2~3天。臨床癥狀困感染病毒毒力的強弱而不同,初期發熱至39?5~40?5c。病初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流涎、打噴嚏、流淚、鼻腔流出漿液性分泌物。隨后,口腔出現潰瘍,潰瘍面分布于舌和硬腭部,尤其是腭中裂部最常見。口腔潰瘍是最常出現和具有特征性的癥狀,有時是惟一的癥狀。有時鼻腔黏膜也出現大小不等的潰瘍面。病毒毒力較強時,可發生肺炎,呼吸困難,肺部有干性或濕性羅音。有些病毒感染僅出現肌肉疼痛和角膜炎,見不到呼吸道癥狀。貓感染杯狀病毒后,大多數耐過7~10天后臨床癥狀消失,但卻成為重要的傳染源。
(2)診斷。由于許多貓傳染病癥狀相似,診斷比較困難,臨床上主要以舌、腭部的潰瘍判斷。開始形成水泡,水泡破后成為潰瘍,以及結膜炎、角膜炎、肺炎進行綜合診斷。要想確診本病,必須進行實驗室檢查,刮取病理組織物熒光抗體染色,檢測抗原的存在。
(3)防治。無特異性療法。可應用廣譜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和對癥治療。口腔潰瘍嚴重時,可用冰硼散,也可用棉箋涂搽碘甘油或龍膽紫。出現結膜炎的病貓可用5%的硼酸溶液洗眼后,再用馬琳哌眼藥水和氯霉素眼藥水交叉滴眼。平時可注射疫苗進行預防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