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是寄生在貓皮膚表面的一種外寄生蟲,是造成貓皮膚病灶的最為常見的一種原因,也是分布廣泛的吸血性寄生蟲。幾乎所有的寵物都會被感染,感染貓的跳蚤主要以貓的櫛頭蚤最為常見,簡稱貓蚤,呈世界范圍分布。
(1)病原及其生活史。貓蚤是一類小型的外寄生性吸血昆蟲,蟲體為棕黑色,有前胸櫛和頰櫛,長頭型,額部前緣傾斜,與頰部呈銳角,雄蚤頭較長,有三對足,眼發達,善于跳躍。蚤的發育分為四個階段,即卵、幼蟲、蛹、成蟲。成蚤在貓的被毛上產卵,卵從被毛上掉下后,在適宜的條件下經2~4天孵化成幼蟲,一般附著在貓窩的墊料上,經幾天后發育成蛹,進而變成成蟲。若為長毛種的貓,蚤卵產在毛的深部并在毛的深部孵化。再落到地面或貓窩內,孵出幼蟲。幼蟲成熟時粘附在食物碎屑上發育為蛹,在適宜條件下約經五天羽化成蚤。
(2)癥狀。貓蚤唾液中的毒素刺激貓,引起劇烈的搔癢和不安,引起過敏反應,嚴重時,可抓破或咬傷叮咬處,引起脫毛,甚至發炎。
(3)診斷。根據臨床癥狀和發現蟲體即可確診。
(4)防治。消滅貓身上的蚤,可用1%敵百蟲、0.025%~0.1%倍硫磷乳劑噴灑,但噴灑后在35日內不要重復用此藥。平時預防用0.5%~1%來蘇爾、1%~2%敵百蟲溶液噴灑貓窩,墊物要經常放日光下晾曬,保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