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詳情介紹)
龍魚非常昂貴也非常漂亮,觀賞性非常強,所以很多人都喜歡飼養龍魚。你知道嗎,不同時期的龍魚,對于環境、飲食、飼養重點都有所不同,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一、龍魚幼魚期的喂養要點
龍魚的生存需要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質,硬度要求軟水。PH值6.5~7.5之間,DH值3~12。水溫24~28攝氏度都可以。亞硝酸鹽含量以及氯含量最好為零。
1.新魚入缸
新魚剛剛買回時,魚缸里的空氣泵要經過至少24個小時運行,以徹底根除水中的氯氣。如果一直使用生物過濾器那么最好讓水達到PH值6~7,水溫為25攝氏度。在魚缸中加入小食鹽(近似1或2茶匙加在每5加倫或20公升的水中)以減少真菌攻擊的危險并且使魚健康而且提升它的胃口。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夠在新魚的原缸里取水回自己的魚缸(如果原缸的水沒有問題的話),已取回1/3為最好,以利于新魚對環境突變的不良反應。建議龍魚從小養起。
2.日常管理
每周至少換水20%~30%,氨含量不要超過0.1百萬分率(mg/1)。不要使溫度、PH值突然變化,如變化突然會導致龍魚的突然死亡。每周測試PH值和其它有毒物質的含量以遭遇不測。換水時一定要小心謹慎,要避免龍魚受驚。而且飼養龍魚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完全的換成新水,否則會對魚造成傷害。如果你見到龍魚的鰭和鱗片脫落的話,就是換水過多造成的你可以暫停換水它們就會自然的復原;但換水量也不可太少,太少會使魚鰭變得不透明、眼球渾濁嚴重的會造成腮蓋翻轉。
龍魚(詳情介紹)
二、龍魚成魚期的喂養要點
龍魚的最佳成長期在2年左右,體長大約在45厘米以后生長明顯趨于遲緩。過度的投喂只會導致肥胖,因此成龍以后投喂在質不在量,基本動物類、昆蟲類、飼料類食物都可以搭配投喂,只要能滿足營養均衡的前提就可以采取。成魚期想保持旺盛的食欲是有難度的,龍魚對于食物的生理需求明顯降低,因此除了在喂食周期上進一步調整以外,下面的幾點仍然不能忽視。
1.成龍期對于水質的不同要求
大多數紅龍愛好者在此階段多采取老水飼養。并且近一步降低溫度,一般選擇26~28度,沖浪的水流近一步減小,或者干脆靜水飼養以促進發色。因為過度延長換水周期,降低換水量,甚至幾個月不換水,紅度明顯加強了,由此產生的副作用就是水體老化,硝酸鹽含量超標,食欲低下。一般在成龍以后,飼養濾材隨著飼養時間的增長已經嚴重老化,藏污納垢,更有甚者PH跌至3.5左右,溶鱗、身體局部或者各鰭梗骨上產生瘤狀增生物,身體局部潰爛造成的龍魚精神萎靡,食欲明顯降低。金龍系因為不存在老水增色的問題,出現上述癥狀較少。
那么在健康和紅度的追求上要拿捏準確。保持必要的換水周期和換水量,分批淘汰老化的濾材是保持旺盛食欲的前提。在此不得不說一說換水方法的問題。對于長期不換水,水體老化嚴重的水族箱,不宜采取大量換水的措施,應該少量多次換水,逐漸改善水質,采取大量換水的方法,甚至換水超過1/5,都會造成PH較大波動,由此產生龍魚嘔吐,傷害腸胃,嚴重影響食欲,甚至造成長期拒食。淘汰更換濾材也應該少量分批,逐漸更換,以免造成過大的水質動蕩,必須給龍魚一定的適應時間。以此降低水質動蕩過大對龍魚胃部的傷害,避免食欲低下的發生。
2.避免不必要的疾病
相信大多數龍魚愛好者認為成龍以后龍魚抵抗力明顯增強,很難遭受疾病困擾。但實際飼養過程中發現成龍以后龍魚更容易遭受疾病侵襲,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生存空間的問題。隨著龍魚體長的不斷增加,生存空間明顯降低,活動量隨之下降。其次水體老化問題,由于水質條件降低得病機會增加。實踐證明幼龍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明顯比成龍強的多。當然關于疾病的問題涉及到龍魚的整個飼養過程。患病期的龍魚食欲低下,是必然出現的問題。做好活餌的消毒工作避免帶菌入缸,避免水體過老細菌滋生造成的內臟發炎感染,由此造成的眼睛凹陷,體表充血,腹部腫脹,對于蝦等外殼堅硬的食物必須去除蝦劍,避免造成內臟損傷等等。只有最大程度的避免不必要的疾病侵襲,保持健康的體魄,龍魚才能食欲旺盛健康成長。
龍魚的飼養需要非常精細,也需要很充足的經驗才能養好,如果飼養經驗不足的話,就要時刻觀察龍魚的狀態,有什么情況都要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