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魚
腐鰭病是由一種桿菌引起的細菌性魚病。很多飼養熱帶魚類和觀賞魚類都容以感染這種疾病。發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飼養水質環境的變化,水質不良導致細菌滋生繁殖所致。熱帶魚每年氣候變化或者是季節交接不順利的時候,更容易誘發這種疾病。
患腐鰭病的熱帶魚,背鰭及其附近肌肉腐爛,甚至背鰭可以全部爛掉,肌肉外露骨,魚體兩側從頭部至尾部均浮腫,有紅斑。魚鰭因組織壞死而逐漸縮小,鰭的邊緣呈鋸齒狀;隨著病情發展,逐漸腐損,最后僅剩鰭條軟骨外露。
在發現熱帶魚有腐鰭病癥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治療。可以使用病原菌敏感的藥物給熱帶魚洗浴,例如,用青霉素100微克/毫升、赤霉素12.5微克/毫升等藥物浸洗病魚。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魚兒受傷,還可以使用孔雀石綠或堿性綠涂抹在熱帶魚的體表,防止因鰭條腐爛造成水霉菌感染。確保熱帶魚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