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水族疾病的產生及一些防治措施

      防治魚病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工作 魚病一直是魚類飼養中巨大的危害之一,也是水族愛好者需要防范的目標,魚病種類很多,產生的原因也很多,特別是溫差的變化,極容易引起魚病,如今已到秋季,不高不低的溫度適宜細菌微生物繁殖和


      防治病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工作

      魚病一直是魚類飼養中巨大的危害之一,也是水族愛好者需要防范的目標,魚病種類很多,產生的原因也很多,特別是溫差的變化,極容易引起魚病,如今已到秋季,不高不低的溫度適宜細菌微生物繁殖和生長,魚病防治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一、魚類常見疾病

      1、腸炎病    

      危害魚群:草魚、鯉魚、羅非魚,鰱、鳙少量出現。    

      癥狀: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輕壓腹部,有淡黃色或血膿液體從肛門流出,剖開魚腹部,可見腹腔積水,腸壁充血,發炎,輕則前腸或者后腸呈現紅色,重者全腸呈紫紅色,腸內一般無食,充滿淡黃色粘液或血膿,病魚體色發黑,喪失食欲,行動緩慢,離群獨游。    

      預防:

      ①加強飼養上的管理,注意保持水質清新,平時把魚吃剩的草稈殘渣撈干凈。

      ②魚種放養前用10ppm漂白粉浸洗20-30分鐘,發病季節每隔半月全池潑灑漂白粉一次1ppm.      

      2、水霉病    

      危害魚群:一般來說只要有傷口的魚群都有可能患上水霉病。    

      癥狀:膚霉的動孢子潛入魚體的傷口,吸收養分,迅速的成長為菌絲,菌絲的一端伸入肌肉,蔓延擴展,形成肉眼可見的灰白色的棉絮狀物,由于菌絲與魚體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魚體組織壞死,同時隨著菌絲的日增,魚體負擔過重,造成游動失常,食欲喪失,日夜消瘦而死。    

      預防:

      ①魚池用生石灰消毒清塘,拉網運輸過程中盡量避免魚體受傷。

      ②盡量避免用受過傷的親魚繁殖。      

      3、爛鰓病    

      病因:細菌性爛鰓病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由柱形粒黏菌和柱形纖維黏菌引起。    

      癥狀:魚體發黑,呼吸困難而浮游于水面,鰓部腫脹,色淡呈嚴重貧血狀。有急性感染時呈紫紅色,多黏液、污物、菌斑、鰓部腐爛,但一般不到缺損時,病魚即死亡。    

      流行:在密度較大的養殖水體中羅非魚容易患爛鰓病,使魚死亡。    

      預防:

      ①及時排放污水,換注新水,有條件的可適當提高水溫。靜水保持可用EM(有效微生物菌群)全池潑灑,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與感染。

      ②全池潑灑生石灰,使池水成2.3-3.0克/立方米的濃度。

      二、魚生病的原因還有如下這些:      

      1、長期不換水,不清洗濾材,腐殖質過多。      

      2、養殖密度過大。      

      3、天氣突變,氣壓過低。      

      4、浮游生物過多和魚相互爭奪氧氣。      

      5、水溫驟變溫差達到5攝氏度,魚突然遭到不能忍受的冷刺激而發病。換水、清缸、撈魚時,產生內、外傷。      

      6、餌料投喂不定時、定質、定量、定位,造成營養不良。      

      7、水中的氧氣過度飽和、自來水在烈日下直接照射后立即放魚等,是水中產生氣泡。      

      8、農藥中毒,對花盆噴藥治蟲、使用滅蚊、蠅藥物時沒有移開魚缸,或未加蓋,農藥掉進魚缸。      

      9、缺乏用藥常識,在魚病治療期間用藥不當等。      

      10、清洗過濾棉時,用清水漂洗,切不可用洗衣粉或肥皂浸洗。知道原因了,就采取相應措施避免即可。

      三、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      

      魚體抗病力的強弱與日常飼養管理工作密切相關。要使魚本質健壯,必須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      

      喂食要精心,做到投餌定時、定質、定量。喂食時間,一般在上午9~10時和下午3~4時,投喂魚蟲前要將魚蟲漂洗干凈,或用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防止腐敗物和各種病原體帶入水族箱內。水質酸度過高,通常選用小蘇打溶解進行調節;若水質堿度過高,可用草酸或磷酸二氫鈉溶劑進行調節。      

      2、注重日常觀察    

      ①魚體檢查      

      魚體檢查的目的是找出病原體和查清各種病癥的根源,為進行綜合分析,為確定疾病原體提供依據。      

      ②體表檢查      

      被檢查的魚必須是新鮮的,最好是剛從水族箱中揮出的病魚或剛死亡的病魚。      

      ③鰓部檢查      

      檢查鰓時,按順序先查看鰓蓋是否張開,有無充血、發炎、腐爛等癥狀,然后用手指翻開鰓蓋,觀察鰓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鰓未端是否腫大和腐爛。      

      ④內臟器官檢查      

      主要檢查腸道是否有病變,如細菌性腸炎,腸粘膜表現為出血或充血,肛門紅腫。      

      3、藥物預防      

      在發病季節到來時,如果氣溫維持在12-22攝氏度,且天氣出現連日陰雨時,就應及時采取藥物預防措施,可在換水時將魚群集中在面盆中,用高濃度的藥水進行短時間集體消毒,再換入新水中。也可用低濃度的藥水進行全缸(池)潑灑。常用的消毒藥及其使用方法如下:    ①高錳酸鉀:用百萬分之五溶液浸泡魚和魚缸等一小時,可起到消毒和殺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②孔雀石綠:用百萬分之三十的溶液浸泡魚和魚缸等三十分鐘,可起到消毒和殺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③食鹽:用千分之一的溶液浸泡魚和魚缸等可起到消毒和殺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④硼砂:用百萬分之五的溶液浸泡魚和魚缸等可起到消毒和殺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