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皮龜
棱皮龜主要以魚、蝦、蟹、烏賊、螺、蛤、海星、海參、海蜇和海藻等,甚至長有毒刺細胞的水母等海藻為食。它的嘴里沒有牙齒,但是卻在食道內壁有大而銳利的角質皮刺,可以磨碎食物,然后再進入胃、腸進行消化吸收。
雖然它屬于變溫的爬行動物,但從熱帶到北極地區的棱皮龜都能在7℃的水中維持25℃的體溫。因為雖然它的基礎代謝率遠遠低于哺乳動物,但其絕緣體積效應幫助保持著足夠的熱量。如果在溫暖的氣候下,它就增加輸送到四肢末端去的血流量,從而大量提高其熱損,即大量散熱。
棱皮龜的視力不好。因此,它們常常把海面漂浮的塑料袋或者其它垃圾當作水母吃了造成腸道阻塞,結果使大量的棱皮龜死于人類制造的白色垃圾。
由于棱皮龜四肢巨大,并且變成了槳狀,可持久而迅速地在海洋中游泳,故有“游泳健將”之稱。1970年,我國長江口海域捕獲了一只棱皮龜,而它身體上所掛的標記卻表明它還曾經在萬里之外的英國大西洋海域被捕獲過,足見它的游泳本領之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