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干龜
餅干龜與其他陸龜有很大的不同,因為這是一種遇到危險會逃跑的龜,野生的餅干龜生活在巖石的石縫中,這是一種非常好的自我保護方式,在日常的養護中,我們要盡量為餅干龜創造出逼真的生活環境。
餅干龜原生于肯尼亞南部、北部和坦桑尼亞東部的東非物種,通常生活在山坡上的巖石、干旱刺灌叢和稀樹草原,海拔從30米到1800米。餅干龜亦會棲息在索馬里的馬賽植物區系地區,半干旱叢林、沒藥叢林、短蓋豆木的林地或沙漠高地地區。
餅干陸龜每次只下一顆蛋,一年當中會下3~4窩不等的蛋,蛋呈現細長型,孵化期為99天~237天。雄性餅干龜在繁殖季節會變得相當活躍。野外的餅干龜在每年的年初進行交配,而在七八月份筑巢產卵。交配成功的雌龜通常只產一枚卵,卵埋在3~4英寸深的松軟的沙質土中。
脆弱的餅干龜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紅色名錄的野生動植物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中。在1981年,肯尼亞禁止出口的餅干龜,除非獲得環境和自然資源部長書面許可。坦桑尼亞亦于1974年對保護餅干龜下達野生動物保護令,同時在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內受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