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側頸龜
沼澤側頸龜曾經一度數量龐大,但是由于人類的不合理飼養導致現在數量稀少,即使是這樣,沼澤側頸龜依然是現在比較常見的側頸龜品種之一,下面介紹一下沼澤側頸龜的生活習性及護理知識。
沼澤側頸龜屬水棲龜類,生活于廣闊的湖泊、河川和沼澤地帶。在干季時會鉆入底泥中夏眠以渡過干旱。所以它們對于環境和食物的變化耐受力很高,群居性強。肉食性,以各種昆蟲、小型動物為主食。人工飼養條件下,吃瘦豬肉、小魚等。繁殖季節為晚春或初夏,通常每窩產卵13~16枚。卵長徑38毫米,短徑20毫米。孵化期75~90天。雌龜在產卵時挖的土坑很深幾乎與龜甲長度相等,這樣可以避免強烈日曬造成的高溫。
值得一提的是沼澤側頸龜的龜卵產下時外表會包有一層濕滑的黏液,干掉以后會變得十分堅硬,可以防水和防止一般昆蟲的啃食。初生幼龜體色較黑,身強體健成長快速。由于原產非洲熱帶地區,故不可冬眠,過冬需加溫,但對低溫的承受力也高于一般熱帶龜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