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頭側頸龜(詳情介紹)
當一個水體中有多只龜的話,這些龜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互相咬尾的現象,盡量拆散這些龜是最方便的選擇,但是當環境不允許的時候,就要通過一些手段,禁止它們互相咬尾了。
一、根據龜的種類調整飼養密度
不同種類的龜,可以選用不同的飼養密度,一般來說,比較兇的龜一定要小一點的密度,比如鱷龜、鷹嘴龜等等,這種龜非常容易打架,不適合群養,如果可以的話,盡量每一個飼養箱中只飼養一只龜。我們比較常見的巴西龜,也比容易打架,所以盡量不要飼養過多。一些比較溫順的龜飼養密度便可以大一點飼養密度,比如草龜、地圖龜等等,即使養在一起也會很少發生咬尾事件。
二、不同種類的龜盡量不要混養
每一種龜都有不同的性格,所以盡量不要混養。比如將巴西龜與草龜放在一起養,巴西龜很兇,生長速度也很快,一段時間以后身體大小出現差異,巴西龜便會開始攻擊草龜,最主要的就是咬尾,其實很多種類的龜都不適合養在一起,尤其是體型、性格本身就存在差異的,所以龜盡量不要混養。
鱷龜
三、喂食要充足
無論是稚龜還是成龜,飼喂的餌料一定要充足,盡量避免由于饑餓產生的咬尾事件,一般一天投喂一次,每次以半小時吃干凈為好,半小時還沒吃干凈的剩余餌料要及時清理干凈,每天按時飼喂,可以盡量避免咬尾事件的發生。
四、特殊個體要單獨飼養
一些龜咬尾是因為饑餓,而也有那么一些龜,咬尾的原因僅僅是喜歡,對于這種龜,我們就一定要單獨飼養了,而且,對于那些尾部已經被咬壞的龜來說,一定要單獨飼養,并擦拭一些消毒藥水,待尾部結痂、痊愈了之后,再放入群體中飼養便可。
龜互相咬尾的現象,無論是稚龜還是成年龜,都是非常容易發生的,所以主人要隨時關注龜群的變化,發現有受傷的龜,要單獨飼養,否則感染一些細菌之后,很可能導致整個龜群都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