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毒蛇不會輕易使用毒液
大多數人對于眼鏡蛇都有著很大的恐懼,它們以較強的毒性而聞名。當然這類蛇在藥用方面也有著很大作用,不同的地方對于眼鏡蛇有著很多不一樣的叫法,我們可以做一定的了解。
中國歷史上對蛇類大多都沒有專門名稱,民間對眼鏡蛇(不同種類的眼鏡蛇)曾有很多叫法,如:山萬蛇、大扁頸蛇、扁頸蛇、吹風蛇、過山標、過山風、過山風波、飯鏟頭、飯匙倩(當其興奮或發怒時,頭會昂起且頸部擴張呈扁平狀,狀似飯匙)、五毒蛇、蝙蝠蛇、 脹頸蛇、膨頸蛇、大膨頸、扇頭風、大扁頭風等等。
多數種類的眼鏡蛇頸部肋骨可擴張形成兜帽狀。盡管這種兜帽是眼鏡蛇的特征,但并非所有種類皆密切相關。眼鏡蛇最明顯的特征是其頸部皮褶。該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嚇對手。眼鏡蛇被激怒時,會將身體前段豎起,頸部兩側膨脹,此時背部的眼鏡圈紋愈加明顯,同時發出"呼呼"聲,借以恐嚇敵人。事實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頸部,而眼鏡蛇只是更為典型而已。眼鏡蛇的顏色多樣,從黑色或深棕色到淺黃白色。與無毒蛇不同,毒蛇的尖牙不能折疊,因而相對較小。
眼鏡蛇主要分布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沙漠地區,東南亞島嶼。中國南方云南、貴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北方亦偶爾可見。
眼鏡蛇的毒牙短,位于口腔前部,有一道附于其上溝能分泌毒液。眼鏡蛇的毒液通常含神經毒,能破壞被掠食者的神經系統。眼鏡蛇主要以小型脊椎動物和其他蛇類為食。
眼鏡蛇依靠神經性毒液殺死獵物。神經性毒液可阻斷神經肌肉傳導,因而出現肌肉麻痹而致命。它們的噬咬可以致命,取決于注入毒液量的多少,毒液中的神經毒素會影響呼吸;盡管抗蛇毒血清是有效的,但也必須在被咬傷后盡快注射。
眼鏡蛇的天敵包括灰獴和一些猛禽:獴速度取勝直接嚼食眼鏡蛇頭部,但是在搏斗過程中眼鏡蛇也會咬到獴,獴因此昏厥數小時后能自體排毒無事醒來,但少部分也會被眼鏡蛇吞噬。
中眼鏡蛇毒的早期癥狀包括眼瞼下垂、復視、吞咽困難、暈眩、嘔吐繼而逐漸出現呼吸肌麻痹。毒蛋白-Cobrotoxin作用于運動神經支配的橫紋肌,使其痙攣而麻痹,與箭毒素作用相同。同時具有心臟毒素為細胞毒性,動物實驗上可以使平滑肌及心肌停止收縮,使血壓下降,也會破壞局部組織引起細胞壞死及局部紅腫痛,另富含磷酯酵素A可分解磷酯質,而引起間接溶血作用。
對眼鏡蛇咬傷的一般醫治辦法就是使用抗蛇毒血清,并可能需要做人工輔助通氣(例如氣管插管術)直到毒液降解,病人可以自主呼吸。被眼鏡蛇咬傷的多數死于呼吸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