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u id="bx3i8"></u></strong></menuitem><b id="bx3i8"></b>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menuitem id="bx3i8"><strong id="bx3i8"></strong></menuitem>
  • <menuitem id="bx3i8"><ins id="bx3i8"></ins></menuitem>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 <progress id="bx3i8"><bdo id="bx3i8"></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bx3i8"></progress>

      兩爪鱉(龜)生物學及養殖技術簡介(圖)

      兩爪鱉,又稱豬鼻鱉,該鱉以其酷似豬鼻的突出吻鼻和與海龜極相似的鰭狀四趾及紳士般的泳態等特點,極具觀賞價值,現已成為京滬寵物場上觀賞種類,加之其肉質細嫩,因此可望開發為多用途的良種鱉(龜)。由于分布狹窄,地處偏

             兩爪鱉,又稱豬鼻鱉,該鱉以其酷似豬鼻的突出吻鼻和與海極相似的鰭狀四趾及紳士般的泳態等特點,極具觀賞價值,現已成為京滬寵物場上觀賞種類,加之其肉質細嫩,因此可望開發為多用途的良種鱉(龜)。由于分布狹窄,地處偏僻,豬鼻龜曾一度被認作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水龜之一。本文將對其生物學及養殖技術進行介紹。

       

        1 名稱、分類地位及其分布

        其拉丁名為Carettochelys insculpta,英文名為Pignose Turtle,別名豬鼻鱉、兩爪龜。兩爪鱉科、兩爪鱉屬。分布于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福來河流域等)及澳洲北部的河川等地域。上海青浦區兩棲動物研究所有批量養殖。  

        2 生物學特性  

        2.1 外形特征

        頭中型,吻突出平截,酷似豬鼻,背灰色且無花紋無盾片,背較隆起;中央有一條縱嵴,腹甲白色且扁平,亦無盾片;前后肢趾有發達的鰭狀蹼,且僅有2個爪,故名兩爪鱉。  

        2.2 習性

        兩爪鱉為水棲龜類,善游泳,除產卵期外,均在水中活動;屬雜食性龜,能吃水草、瓜果、貝類、蝦等,在人工馴食后,可吃浮性顆粒配合飼料。

        兩爪鱉喜暖畏寒,適宜養殖水溫26--28℃。該種龜性膽小怕驚;應特別指出,該龜有生性咬斗的習性,大小個體或相似個體在人工養殖中常因相互咬追,其背甲后緣及尾部殘缺不全,有的甚至尾椎都外露。該鱉還畏強光喜暗光。

        兩爪鱉生長速度并不快,最大個體的龜甲長達70 cm左右:繁殖季節在9--11月份,每次產卵15枚左右,卵長園形,長徑40mm左右,短徑30mm。  

        3 養殖方法  

        3.1 養殖設備

        可用水泥池中加吊網的方式進行批量養殖,亦可用無毒塑料箱、水族箱等作單只或少量飼養。但都必須有加溫設施。養殖池應具3%左右的斜坡,并有進排水口,池高0.8m左右,水深20--40cm。

        吊網可由聚乙烯網片加支吊線制成,通過支吊線吊在干繩上,吊網間距0.3m左右,行間距0.4-0.5m。  

        3.2 水源與水質

        水源充沛并符合漁業用水水質要求,水經加熱到 26℃以上后輸入鱉池箱中。水的透明度宜在20㎝左右,為此可通過培養浮游生物或施用“痢服平”來實現。

        3.3 放養

        應挑選體質健壯、雙眼有神、全身無病傷、活潑善游的兩爪鱉來養殖,放養前用消毒劑對鱉體消毒,其方法:用200×10-6濃度的“苗種浸泡劑”浸洗5-8 min或 800×10-6 濃度的“龜體寶”或PVP-I(200×10-6 ),浸洗5-6min。

        放養密度:宜稀養,池中吊網式養殖為3--4只/m2 (幼體),成體則低于2只/m2。  

        3.4  投喂馴食

        通常兩爪鱉喜在水底覓食,但沉性飼料不易觀察到吃食情況,為在透明度較低的養殖水體中便于觀察其吃食、活動、檢查存活等情況,提高飼料利用率,提倡采用浮性顆粒飼料。用“聲誘、定時、定位”誘食效果好的膨化浮性顆粒飼料來馴食,一般經4--6d,即可上浮吃食。

        日投餌率:在馴食成功后,浮性顆粒飼料(CP含量應大于45%)的日投餌率可控制在1.8%--3.0%。  

        投喂方法:每天于08:00、17:00左右分2次投喂,采用手撒式把飼料投在吊網附近和光線較暗的部位。  

        3.5 水質控制

        首先應盡快使水色呈茶褐色或黃綠色,透明度在 20cm左右,為此須向池中潑灑發酵好并消過毒的有機肥濾汁(每立方米水潑1 ㎏)。更快并有防治病作用的辦法是向池水潑灑0.8×10-6紅霉素和2.0×10-6的痢服平;也可潑灑800×10-6的PSB或EM菌液原液12×10-6,但這須避開上述藥物。每天用虹吸方法排出池 (箱)底部糞污殘餌。  

        3.6 病害防治

        由于該種鱉有著極像海龜的鰭狀四趾,有人竟把兩爪鱉放入有較高鹽度水中,以至引起死亡,必須養在淡水中;該鱉還有相互追咬的特點,應在養殖水體內加置吊網水草或掩遮物,也可潑灑無毒的綠色或淺紅褐色的色素水,以降低水的透明度,還可潑施高濃度的 PSB等微生態制劑。最好采取隔格式單只養殖。

        已被咬傷背甲緣板的病鱉,應取出,對傷口抹消毒劑,涂以消炎生肌膏或紅霉素軟膏,如已有病痂,應去痂、消毒、涂藥。

        螞蝗(水蛭)是鱉的害蟲,吸吮其血,危及其生存,應定期檢查鱉體肢窩,發現水蛭可將鱉浸于3%的碘鹽水中25min左右,使水蛭自行蛻落,然后對患處涂消炎生肌膏。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中国的老人与老人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