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頭長頸龜:別名釘頸龜_西氏蛇頸龜_扁頭蛇頸龜_南美蛇頸龜,為龜鱉目、蛇頸龜科、長頸龜屬爬行動物,原產于大洋洲澳大利亞北部、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及托雷斯海峽部分島嶼。棲息于近海的小型河川,濕地或沼澤,水棲性強,可潛入水底泥中。如遇到旱災河水干涸時,它們會鉆入土中夏眠直到雨季來臨。能吃掉大量蚊子的幼蟲,因而是對人們非常有益的動物。該屬在侏羅紀時期的四川盆地最為常見。
以極長似蛇的頸部而得名,其收回頭頸的方法與側頸龜科相同,并非縮入龜甲內,而是彎向一側。很容易馴養,只要飼養1-2個月就能夠認得主人。同時它們也很健壯,抗病力強,極適合初學者作為寵物飼養。
科目分類:長頸
生存環境:濕地
顏色分類:黑色_棕色
居住環境:兩棲
最大體型:50cm
性情分類:溫和
壽命年限:50年
適宜溫度:26℃±4℃
食物飼料:肉食
扁頭長頸龜形態特征
全長30-50cm,背甲長20-28cm。這種龜的背殼有強壯的龍骨,頭部附近有黑或黃色斑點。大多數龜的頸盾極小,位于第一枚和第二枚緣盾之間,但釘頸龜卻與眾不同,它的頸盾較大,位于第一和第二枚緣盾的后部,第一枚椎盾的前部。其頭頸部明亮的色彩和變化多端的條紋。
扁頭長頸龜生活習性
長頸龜是完全水棲性的龜類,連冬眠或交配都是在水中完成,只有雌龜在產卵時才會上岸。有群居的特性。
扁頭長頸龜飼養方法
體型較大,需用三尺以上的水族箱飼養。完全肉食性,喜食物活餌。壽命較短,約在30年左右。
扁頭長頸龜雌雄分辨
雌龜大于雄龜。。雄龜腹甲中央凹陷,肛盾缺刻較深,尾長,泄殖腔孔距背甲較遠。雌龜腹甲平坦。
扁頭長頸龜繁殖方式
卵生,約7-10年才算成熟。它們的求偶和交尾的儀式有些與眾不同。雄龜會逼近雌龜,并再三地圍著她繞圈子,然后停下來臉朝著她的正面。他會伸長脖子,直勾勾地盯著她的臉,并快速地將頭部拉上拉下。在交尾的過程中還伴隨著一系列高亢的“咯咯”聲和“吱吱”聲。每年5月產卵,每窩可下7-24顆蛋,約180天孵化。卵長橢圓形,通常長徑34mm,短徑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