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下注射法
皮下注射的部位通常選擇皮膚較薄、皮下組織疏松而血管較少的部位,如頸部或股內側皮下為較佳的部位。 注射時,局部剪毛后用70%酒精棉球消毒,將皮膚輕輕捏起,形成一個皺褶,右手將注射器針頭刺入皺稻處皮下,深約1.5―2厘米,藥液注完后,用酒精棉球按住進針部皮膚,拔出針頭即可。
2.肌內注射法
一般刺激性較輕的藥液和較難吸收的藥液,均可作肌內注射,但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如氯化鈣、高滲鹽水等不能作肌內注射。 肌內注射時,應選擇肌肉豐滿無大血管的部位,如臀部、背部肌肉。助手將博美保定好并消毒后,術者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將注射部皮膚繃緊,右手持注射器,使針頭與皮膚成60度角迅速刺人,深約2―2.5厘米,回抽針管內芯,無血液回流,即可將藥液推入肌肉內。注射完畢后,局部應再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