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貓的互動游戲及玩具當中,我最喜歡且最常使用的就是逗貓棒。因為一來可以在游玩過程促使貓咪運動,避免懶散肥胖;二來還可以讓貓咪學會追咬適當的玩具,避免把人類的手腳當作狩獵對象。
但也有好多貓不喜歡玩逗貓棒,這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多數不玩的原因,都是出自于主人把“逗”貓棒當成“斗”貓棒在使用。多半是貓咪懶洋洋地躺在地板上,對于主人手上的逗貓棒是愛理不理;主人努力地在貓面前揮舞幾下,若見貓咪的反應不佳,接著便將逗貓棒往貓的臉或身上拍打;此時貓咪會生氣地抓住逗貓棒啃咬幾下,便轉身逃跑。
每次看到這種狀況就會非常無語,因為多數人跟貓咪在玩的時候,都忘了貓咪是獵人,逗貓棒則是模擬獵物。天底下哪里有獵物公然羞辱獵人的呢?
對貓咪而言,狩獵即是游戲的一部分,游戲也是狩獵的一部分。其過程不只應該要讓貓咪獲得適度的運動量,更需要在成功捕捉到獵物的前提下結束游戲,建立無可取代的成就感。
因此,良好的貓游戲或玩具,本身就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可追逐:有的貓咪喜歡追天上飛的小鳥,有的則喜歡抓地上爬的老鼠或小蛇,各有不同的喜好,但共通性都是這些獵物在狩獵者面前就是要逃跑。因此,飼主可以透過逗貓棒來模彷獵物的活動方式,吸引貓咪的注意并來追逐。過程中,千萬不可越矩去挑釁身為狩獵者的貓咪,甚至拿逗貓棒去拍打貓咪,讓其心生厭煩或恐懼。
2.可捕捉:無論如何,請記得在游戲結束前讓貓咪成功捕捉到獵物。狩獵游戲是否成功,主要取決于狩獵的結果。若貓咪長期無法在狩獵過程中獲得滿足,久而久之,貓咪便會對這個難以捕捉的獵物來個置之不理,甚至對所有類似的游戲感到挫折。這也是不推薦用紅外線光筆跟貓咪玩游戲的原因之一,畢竟那個小紅點是永遠捕捉不到的。
3.可獵殺:切記,當貓咪在捕捉到獵物,并用它的牙齒跟爪子踢咬時,請記得適時地表現出獵物掙扎、抖動、裝死的模樣,以此讓貓咪意識到狩獵活動結束了。通常貓咪會得意地占有獵物一段時間(5-10分鐘)后,便會準備進入吃飯及休息的階段,此時你就可以將玩具收好了。
請記得,游戲以外的時間應將玩具收好,除了可避免貓咪對玩具失去興致外,更可提防貓咪自己游玩時可能發生的危險。
所以啊~不是主子不愛玩,是奴才不懂得伺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