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為了研發新藥物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用動物做實驗,試用藥物是否有效,臺灣“農委會”本預計以180只小鼠和42只狗做活體實驗,試驗鼬獾狂犬病是不是會傳染給狗或者其他動物,在經過思量之后仍用14只比格犬,100只小鼠進行測試,到底是什么樣的情況呢?
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道,為了解鼬獾狂犬病病毒是否會傳染給狗,臺當局“農委會”將對14只米格魯獵兔犬(又名比格犬)展開活體實驗,此舉引發爭議。“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表示,征詢過美國疾病管制署(CDC)緊急人畜共通傳染病中心專家意見后,認為臺灣鼬獾狂犬病獨特殊,且為了后續防疫、口服疫苗研發,“一定要做動物實驗”,初步將以100只小鼠和14只狗進行試驗。
畜衛所指出,狂犬病在臺灣絕跡52年后卷土重來,自7月16日至今共有89例鼬獾確診病例,針對病毒進行核酸序列演化分析發現,臺灣鼬獾狂犬病毒已形成一獨立分群,美國CDC專家認為,在新物種分離出狂犬病病毒時,一般會進行動物試驗以厘清病毒致病力,因此有必要進行動物實驗來確認。
根據美國CDC專家的建議,需要150至180只小鼠、42只狗來實驗,畜衛所初步考慮減量為100只與14只,遵守3R(替代、減量、精致化)原則進行規劃,此外,在實驗步驟上也考慮將動物攻毒的途徑,改用肌肉接種方式取代顱內接種,以減輕動物的痛苦,并且在確認動物呈現神經癥狀(轉圈,體重減輕)及確定發病后,立即給予人道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