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有殘疾的動物都能恢復正常的活動。近日,據報道在臺灣屏東大學獸醫系(NPUST)團隊利用先進的3D打印技術和高分辨率的CT設備為動物制作假肢,為人類解決了許多難題。讓有殘疾的動物恢復正常走動。
圖中這只小狗名為“吉吉”,因左前肢傷殘遭主人遺棄,后被屏東大學科大動物醫院收容,運用科大獸醫系研發的動物骨骼3D模型打印技術為它制作義肢,醫生們僅用2天時間,花費不到百元新臺幣,這只寵物狗就可以憑借著假肢外出活動了。比起傳統制造的假肢,3D打印假肢的制作成本僅為前者的1/30,3D打印技術制作的“骨骼”可望讓飼主們用更便宜的價格來治療寵物。
屏科大動物醫院院長鍾承澍表示,動物前后肢受傷,過去多整條腿截掉,現在3D打印義肢技術,就可保留一段殘肢方便裝義肢,而且外形美觀,動物接受訓練之后,也能恢復行走能力。
NPUST的影像科主任林莉萱表示,除了制作動物假肢,他們也會利用3D打印制作動物臟器模型以用于手術前的模擬。此外,處于開發中的骨骼3D打印技術可以用在臨床教學和實際醫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