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寵物一旦死亡后,它們的尸體如何處理呢?最近,記者了解到,去年武漢兩位創業大學生在新洲建立了全市首座寵物公墓,一年來已接到近500單生意。目前,兩人正在青山區籌建另一處寵物公墓,用以安葬更多的死亡寵物。
兩大學生合伙建寵物公墓
23歲的大四女生徐雅婷,是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畜牧獸醫專業學生。“第一次處理動物尸體,是我自己養的一只寵物狗身亡。”徐雅婷介紹,當時她在網上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寵物公墓,卻是在外地,最后她只能把寵物狗就近掩埋在了花園里。
因為寵物死后無處安葬的經歷,徐雅婷找到幾名同學,希望一起創建寵物公墓,但是身邊的同學都回絕了。
2014 年9月,家住武漢的徐雅婷咬牙賣掉父母留給她的一套房子,獨自到上海、廣州等地走訪,以顧客的身份咨詢動物殯葬事宜。回漢后,徐雅婷在新洲區張店村找農戶租地,種上了松樹、桃樹。每塊小墓地都在一棵樹下,并釘上介紹死亡寵物信息的松木牌。墓園的一臺動物火化爐,是她花十幾萬元從河南買回的,還聘請了一名工人。
與徐雅婷一樣,華師傳媒播音主持專業大四男生尹偉逸,最初是在嚴西湖附近租地建寵物公墓。因為是同行,他很快認識了徐雅婷,倆人決定搭伙創業。
入葬公墓的動物種類繁多
市民將死去的寵物入葬寵物公墓
昨日上午,兩位武漢市民抱著自己死去的寵物狗,來到位于新洲的寵物公墓,在徐雅婷的主持下,寵物狗被放在鋪著白布的小床上梳洗干凈,寵物主人擺花告別,然后入爐火化,送入墓區下葬。徐雅婷介紹,也有一些寵物主人會從骨灰里挑出爪子、牙齒,或者連同骨灰裝進白瓷盒帶走。
通過網上宣傳和朋友介紹,去年3月份開始,徐雅婷和尹偉逸陸續接到了不少客戶。“狗、貓、雪貂、垂耳兔、龍貓、小鳥等,常見寵物都有被拿來火化安葬的,甚至還有人咨詢蜥蜴、烏龜的殯葬事宜。”徐雅婷說。
最開始顧客并不多,尹偉逸基本一個人做全套服務。“去年夏天,一個家住南湖的男子打來電話,告訴我他的寵物狗去世了,哭的一塌糊涂。”尹偉逸只能自己開車去寵物醫院接這個顧客,最后陪著顧客完成寵物狗的火化和下葬,路上還不斷安慰他。
對此徐雅婷深有同感,很多寵物主人把寵物看得特別親。去年徐雅婷接待的顧客中,有一個人從宜昌專程驅車送來一頭體約90斤的比賽級阿拉斯加犬,要為它安葬一個最好的墓穴。最近,一個從意大利回到武漢的畫家,因為陪伴多年的寵物狗意外死去,傷心不已,這名畫家告訴徐雅婷,他的寵物狗在國外曾經救過落水兒童,是一只英雄狗,他希望好好地安葬它。
去年至今,尹偉逸和徐雅婷接到的業務有近500單。寵物殯葬服務根據重量收費,火化一只貓狗收費680元,大型犬要上千元。隨著業務量增加,郊區墓地很不方便,最近倆人決定在青山區租賃一塊地,目前正在施工建設。
專家呼吁納入規范化管理
“盡管這一新興行業發展很快,但也很尷尬。”尹偉逸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之初在工商局注冊登記,他想寫寵物殯葬行業,但是工作人員告訴他并沒有這個行業,最后只能填寫寵物服務行業,并且將焚化爐在轄區公安局備了案,最后拿到了營業執照,但并不知道業務層面誰來主管。
對于寵物火化集中埋葬處理,記者咨詢相關部門,均表示尚未直接管理。武漢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武漢殯儀館共有7個,但都不接納動物殯葬業務。
記者從武漢市畜牧局了解到,根據《動物防疫法》及有關規定,大型養殖場動物死亡處理應在當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指導下進行處理,一般都是通過露天焚燒,然后再深埋,以避免動物尸體的污染和疫情擴散,但居民家的寵物死了怎么辦,沒有相關法律條文。
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李世軍教授介紹,上述方式其實也存在弊端,如焚燒不徹底導致殺菌率不高、深埋會導致土壤及地下水遭到二次污染、燃燒煙氣直接排放使空氣受到污染等問題。
李世軍教授介紹,目前,研究機構使用的實驗動物,主要是通過高溫處理將其加工成肥料或其他制品,有效利用并避免了污染。而寵物死后高溫火化集中埋葬,相比居民私自掩埋或隨處丟棄顯然更安全環保,也更為人道,但寵物種類龐雜,健康狀況難以全面掌握,處理過程中必須遵循動物尸體處理的規范,避免因為運輸、火化不當帶來的病害傳染隱患。作為一個市場需求旺盛的新興行業,動物死亡處理涉及環保及病害控制,應該引起環保、疾控等部門高度關注,盡快將其納入規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