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在現代生活中可謂非常常見了,寵物市場的增勢也是一年比一年猛。 不信請看這張圖表~
中國養寵物的熱情也是越來越高。現代人養寵物的類型也是越來越多,而且寵物行業也是越來越正規。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古代的人養什么寵物呢?今天我就來列舉幾個古代常見的寵物吧。
狗:狗是最容易當做寵物的吧,狼馴化成了狗,本來馴化狗是為了幫助人們打獵,看家,而因為狗的聰明,通人性,加上忠誠。自然而然的狗能成為從古到今最常見的寵物。
唐代《簪花仕女圖》就很明顯的看出來,狗狗已經作為寵物供人們消遣時光的寵物了。而著名詩人蘇軾寫的一句“左牽黃,右擎蒼”。相信在座的各位對這句還有印象吧。這也能表明那時候狗已經充斥到人類的日常生活。
鷹:而這句詩文提到的鷹也是古代養寵物中的香餑餑,鷹看起來是多么的霸氣。鷹也是我國上古時代有的部落的圖騰。
到了清代,甚至出現專門飼養寵物的官員。《清史稿?職官志》記載:“管理養鷹狗處大臣,無員限。養鷹鷂處統領二人。侍衛內揀補。藍翎侍衛頭領、副頭領各五人。六品冠戴。養狗處統領二人。藍翎侍衛頭領五人,副頭領十人,六品冠戴九人。七品一人。筆帖式六人。初設養狗 處及鷹房、鴉鶻房。
乾隆十一年改房為處。三十一年裁養鴉鶻處。其員額并入鷹上。”。
要知道古代的五品官員最少相當于現在的副廳級,我不敢細想象。現在天天伺候著主子,拿著那點本來沒有多少的積蓄要給主子好吃好喝供著,還不能惹他生氣,要是我生在古代,那豈不是即能拿工資又能當上五品官員。這算得上古代人生的小巔峰啊。(別滋醒我,我只是想想)
馬:說完了這兩個,當然還有馬啊!要知道古代有一匹好馬,那不亞于現在街上的超跑啊。那回頭率真是蹭蹭的,老高了。古人對馬的熱愛更是沒有間斷過。
關于馬的書和詩句。更是多到你一輩子都看不完。而赤兔馬,汗血寶馬這種名馬你肯定略知一二。
蛐蛐:在看那些古裝劇中,往往能看見那些公子哥各種玩蛐蛐的。
斗蛐蛐也是古代人們很常見的娛樂活動。往往幾個人圍成一團,看著兩只蛐蛐打架,熱鬧極了。不僅大人們玩,小孩,老人都喜歡這項活動。
養蛐蛐也很有講究,就單論裝蛐蛐的罐子,就有有瓷制、陶制、玉制、石制的五種。這還是常見的幾種。養蛐蛐也是一門學問活。可不是隨便養的。
貓:有人會問現代常見的貓古代不養嗎?
當然養貓了,不過那時候古人叫貓大多叫"貍"。耳熟能詳的故事《貍貓換太子》,這說明貓已經成為當時人們生活常見的動物了。現在有"貓奴",在以前可是叫"貍奴"。
舉幾個有名的:宋徽宗就是一個標準的"貍奴"。曾經作畫《貍奴銜魚圖》。可見自己多么喜歡貓。
而明朝嘉靖帝已經對貓的喜愛更是令人發指。為了養好他的宮廷貓,嘉靖帝專門在宮里創辦了一個特殊的管理機構貓兒房。明朝太監劉若愚在《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中這樣記載道:“貓兒房,近侍三四人,專飼御前有名分之貓。凡圣心所鐘愛者,亦加升管事職銜。”這句話的意思是,貓兒房就負責一件事——養好宮中的貓主子,要是哪一只被嘉靖帝寵幸了,那只貓就能升官加爵。后宮佳貓三千,皇帝可要雨露均沾呢!
陸游有名的大詩人,有十多首是獻給了貓大人。從一系列詠貓詩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詩人是如何一步步淪陷在貓咪的小肉墊,小粉鼻和傲嬌的淘氣里,成為一個合格的貓奴。
《歲未盡前數日偶題長句》
老向人間跡轉孤,參差煙火出菰蒲。
數畦綠菜寒猶茁,一勺清泉手自?。
榖賤窺籬無狗盜,夜長暖足有貍奴。
歲闌更喜人強健,小草書成郁壘符。
漫漫長夜,有貓做伴。足矣
古代養的寵物種類真不少,還有很多因為篇幅原因寫不了了,傳說上古時期蚩尤還騎著國寶熊貓打仗呢。所以古代養的寵物不比現在養的種類少。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你穿越到了古代你會養什么寵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