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2023年1月12日,杭州,顧客在一家超市選購豬肉。圖據視覺中國
1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2023年首場新聞發布會,聚焦“穩物價”這一重點民生問題。會上對未來豬肉價格波動、春節保障物價穩定等作出安排部署。
如何應對豬周期價格波動?
加強監測預警,積極儲備調節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指出,受周期性、季節性、超預期因素疊加影響,2022年生豬市場形勢較為復雜。
為此,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監測分析預警,強化預期引導和市場監管,加強儲備調節,精準有力開展市場調控。
一是強化監測預測預警,二是積極開展儲備調節。2022年上半年生豬價格低位運行時,國家發改委及時開展中央豬肉儲備收儲工作,連續13批次收儲中央豬肉儲備,提振市場信心。下半年生豬供應偏緊、價格一度過快上漲時,國家發改委又連續7批次投放中央豬肉儲備。
同時,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提醒企業加強行為自律,要求不得控量抬價、不得串通漲價。約談部分故意渲染生豬漲價氛圍的自媒體,提醒告誡部分夸大其辭的市場機構。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防范資本過度投機炒作。
萬勁松表示,受豬肉消費較往年偏弱、生豬供應階段性增加等因素影響,近期國內生豬價格有所回落。各方分析認為,當前國內生豬產能總體處于合理區間,預計2023年價格波動幅度會比2022年略小。
春節物價指數會暴漲嗎?
市場價格平衡有序,能保障節日消費需求
2023年春節即將到來,保障節日市場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是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對此,國家發改委價格私副司長牛育斌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已會同有關部門,對節日期間保供穩價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再安排。
具體來看,一是強化監測分析預警。二是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三是確保貨源充足。四是強化市場監管。
牛育斌指出,從近期調度情況看,各地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儲備充實,市場價格平穩有序,能夠保障廣大城鄉居民節日期間消費需求。
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如何保障?
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 補貼標準穩步提高
此外,針對困難群眾的消費幫扶,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伴學介紹稱,2020年以來,各地累計發放物價補貼約375億元,惠及困難群眾7.3億人次;其中2022年發放物價補貼約65億元,惠及困難群眾約2億人次,對緩解物價上漲影響、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舉措上,一方面我國對困難群眾的保障范圍不斷擴大。在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等7類群體基礎上,進一步將領取失業補助金人員和低保邊緣人口階段性納入價格補貼聯動機制保障范圍,目前共覆蓋困難群眾約6700萬人。
此外,國家發改委將啟動條件中的CPI單月同比漲幅由3.5%階段性降低為3%。目前,滿足CPI單月同比漲幅達到3%或CPI中食品價格同比漲幅達到6%中的任一條件,即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
第三方面,補貼標準穩步提高,并將物價補貼發放標準與城鄉低保標準掛鉤,發放了一次性補貼。同時,發放時效也不斷提升,由早期“按月計算、按季發放”縮短至當前“按月計算、當月發放”,在相關物價指數公布當月發放到位,讓困難群眾盡早拿到物價補貼。
紅星新聞記者 楊雨奇 吳陽
責編 官莉 編輯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