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飼養寵物,需要了解它的各方面。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網文,國外有人養水蛭當寵物,很多網友看了以后驚呼“不可思議!”。其實不止國外,國內也有人把水蛭當作寵物養,爭議自然是少不了的。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圖丨新聞截圖
作為一個曾經養過300多種動物的人,我當然也養過水蛭。我愛玩“蟲子”,不過在一般人眼里,蟲子幾乎是惡心的代名詞,各種顧涌顧涌的肉蟲子更是讓人心驚肉跳。按照我爸的話:“這也忒膈應了!趕緊撇了去!”
那么在家飼養水蛭到底可行嗎?單從飼養技術的角度上講,并不算困難,不過養殖上有需要注意的事。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個家伙,至少我父母是完全不能接受在家里飼養這玩意兒的,被他們發現后也是來了頓混合雙打。
我挨過水蛭的咬
水蛭,也叫螞蟥、馬鱉,在大多數人眼里,它們就是顧涌來顧涌去的大肉蟲子。不過準確來說,水蛭并不是昆蟲,它們屬于環節動物,目前有600多種。
這些家伙的可怕之處就是可以吸血,這也是很多人對它們敬而遠之的原因。它們中的一些種類會用吸盤吸附在人或動物身上,劃開皮膚吸食獵物的鮮血;一些種類的水蛭還可以吸附在魚鰓上吸食魚的血液;不過還有一些種類的水蛭并不吸血,而是靠捕食其他生物為食。
我挨過水蛭的咬。那是八月中旬的一個夜晚,年幼的我和小伙伴來到公園水池邊撈小魚小蝦。當我入迷地揮舞著小抄子的時候,突然發現左手背上趴了個黑色的長條狀物體。小伙伴們紛紛跑過來圍觀,一個孩子發現自己腿上也趴了兩只同樣的小動物,嚇得坐在地上哭了起來。他絕望的表情和聲嘶力竭的哭聲,把我也嚇哭了。
不遠處乘涼的大人們炸了窩似地跑了過來,那孩子的媽媽也嚇了一跳,另外一位叔叔上手就往下拽,但是拽不下來。人群中有一位從郊區過來的大叔認識這玩意兒,說叫馬鱉,他走近前并沒有直接拽,而是用手輕輕地在被咬孩子的腿上快速拍動,拍了一會兒馬鱉真的松口了!在我的印象里,那孩子腿上血流如注,水蛭成為了我幼年時揮之不去的夢魘。
長大以后有了了解,我對水蛭改變了看法。在醫學上,一些醫生利用水蛭吸血的習性,清除創口的瘀血,效果顯著。研究者發現,水蛭的唾液中含多種具有抗凝功能的物質,如水蛭素。它們是有效的抗凝劑,能夠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從而阻止淤血的形成。
本來水蛭在吸血時是利用水蛭素等阻止血液凝固,你喝飲料時如果飲料突然結塊,肯定也會噎到或感覺不舒服吧?所以被水蛭咬后經常血流不止,這也讓被咬到的人苦惱不已。但是當醫生需要作靜脈引流時,這種技能意外成了優勢:它能預防血栓形成,避免血管堵塞,并且水蛭在吸食血液時也會將部分凝固的血塊吸走,相當于吃了塊血豆腐。
養倒是可以,喂自己血就不必了
理論上來說,水蛭是可以養殖的。水蛭不屬于保護動物,可以合法購買。如果是自己去池塘等地方抓,則要注意防叮咬,由于野生水蛭可能含有農藥和線蟲類寄生蟲,接觸時必須佩戴橡膠手套等護具。
如果要在家里養水蛭,飼養環境的布置也比較簡單:一個稍大的容器,鋪河沙或小石子墊底,加入適量曬過的自來水,再放幾塊稍大的石頭供水蛭爬就可以了。飼養過程中需要注意容器中水的潔凈,定期換水,有條件的可以上一個小型的循環泵。
水蛭的飼料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常見的水蛭食性有兩種,一種如寬體金線蛭,主要捕食小型生物,飼料來源比較容易解決;另一些如日本醫蛭等吸食血液的水蛭,就相對麻煩些。
寬體金線蛭,主要捕食小型生物,飼料來源容易解決。丨@天師卡贊
部分飼養水蛭的人,會讓它們趴在自己身上吸血,這種方法并不推薦,畢竟這屬于創傷性操作,凝血慢的傷口更是有感染風險,還有人會對水蛭叮咬過敏。
曾經有網友說使用過的姨媽巾可以喂食水蛭,先不說有沒有可操作性,這主意聽著就怪惡心的,即便理論上可行估計也沒人愿意去收集經血。
部分飼養水蛭的人,會讓它們趴在自己身上吸血,這種方法并不推薦。丨@lobotomisemee
相對可靠的方式是買魚喂食水蛭,水蛭吃飽了以后,你甚至還可以把魚做熟了接著吃。
編輯:“并不想養,也不想吃水蛭剩下的魚。”丨 截圖
另外,飼養的以血液為食性的水蛭如果不慎逃跑,你和同居的人有被叮咬的風險。所以一定要注意加蓋,以防止水蛭逃跑。
真正能養的寵物為數不多
水蛭其實算是一種“異寵”。異寵并不固定指哪一類動物,也沒有一個特別具體的定義。我的理解是一切傳統寵物以外的,都可以稱為異寵。
其實很多動物并不適合在家飼養,真正適合與我們一起生活的,只是為數不多的數種寵物,水蛭在合理飼養的情況下勉強算得上。目前經過馴化的寵物并不多,金魚和部分狗在其中。有人會說貓,但到底是我們馴化了貓還是喵主子馴化了藍星兩足獸也說不太好了。而其他一些哺乳類、鳥類、兩棲爬行類、節肢動物等雖然也在進行人工選育,并被作為寵物飼養,但整個馴養過程時間并不長,家庭飼養難度也較高,需要一定的飼養水平。
另外,有些動物是法律禁止飼養的。比如銀環蛇屬于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不應私自飼養。但還是有人私下在家飼養,甚至發生過銀環蛇逃跑事件。雖然銀環蛇攻擊性沒那么強,但它有劇毒,一旦有人不慎踩到了它,后果恐怕不堪設想。每年都有不少因飼養毒蛇而被咬傷亡的新聞報道。
不要私自在家養銀環蛇,很危險且違法。丨Briston / wikimedia
關于飼養異寵以及一些人工繁殖個體的保護物種,國內很多“爬友”認為人工個體對野生種群沒有影響,故而應該放開。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什么是人工繁殖個體,字面直觀地理解就是“人工養殖環境下繁殖產生的動物個體”,也就是把動物養起來,然后下崽/蛋了,小崽長大以后就是人工繁殖個體。這也是大多數人對于人工繁殖的理解。
但這種理解是錯誤的。目前一般將人工飼養環境下的子三代及以上個體稱為“人工繁殖個體”。如果人工繁育個體可以滿足寵物市場的需求,那么對于減少盜獵野外種群是有幫助的。不過我國現行法律現階段對于某些特殊寵物的飼養是有限制的。
總之,正確飼養寵物,需要了解它的各方面,包括原產地、生活環境、喜愛的食物、潛在風險等等。這些問題全部ok,你才具備飼養該動物的最基礎條件。至于讓它過得好,你需要付出的就更多了。
題圖來源:Danielle de Carle
作者:二豬
編輯:黎小球
審核:紅色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