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螨病又叫犬疥癬,俗稱“癩皮狗病”。是由犬疥螨或犬耳癢螨寄生所致,其中以犬疥螨危害最大。本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多發于冬季,常見于皮膚衛生條件很差的犬。
[病原及其生活史]
(1)犬疥螨:淺黃色,呈圓形,背面隆起,腹面扁平。雄螨大小為0.2~0.23毫米*0.14~0.19毫米,雌螨大小為0.33~ 0.45毫米*0,25~0.35毫米。腹面有4對粗短的足,雄螨第一、二、四對足和雌螨第一二對足尖端有帶柄的吸盤,吸盤喇叭形,柄長,不分節。
(2)犬耳癢螨:呈橢圓形,雄螨大小為0.32~0.38毫米,雌螨大小為0.43~0.53毫米。口器短圓錐形。足4對,較長,雄螨每對足末端和雌螨第一二對足末端均有帶柄的吸盤,柄短,不分節。
犬疥螨和犬耳癢螨的全部發育過程都在動物體上度過,包括卵、幼蟲、若蟲、成蟲4個階段,其中雄螨為1個若蟲期,雌螨為兩個若蟲期。
螨病主要由于健康犬與病犬直接接觸或通過被螨及其卵污染的犬舍、用具等間接接觸引起感染。也可通過管理人員或獸醫人員的衣服和手傳播病原。
[診斷要點]
(1)臨床癥狀:疥螨病,幼犬癥狀嚴重,先發生于鼻梁、頰部、耳根及腋間等處,后擴散至全身。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紅色小結節,以后變成水皰,水皰破潰后,流出粘稠黃色油狀滲出物,滲出物干燥后形成魚鱗狀痂皮。患部劇癢,病犬常以爪抓撓患部或在地面以及各種物體上摩擦,因而出現嚴重脫毛。 耳癢螨寄生于犬外耳部,引起大量的耳脂分泌和淋巴液外溢,且往往繼發化膿。有癢感,病犬不停地搖頭、抓耳、鳴叫,在器物上摩擦耳部,甚至引起外耳道出血。有時向病變較重的一側做旋轉運動,后期病變可能蔓延到額部及耳殼背面。
(2)實驗室檢查:癥狀不夠明顯時,可采取患部皮膚上的痂皮,檢查有無蟲體。檢查方法:在病健交界處,用手術刀刮取痂皮,直到稍微出血為止,將刮到的病料裝入管內,加入10%苛性鈉(或苛性鉀)溶液,煮沸,待毛、痂皮等固體物大部分溶解后,靜置20分鐘,由管底吸取沉渣,滴在載玻片上,用低倍顯微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