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不但對寵物危害多多,而且是小動物主要傳染給人類的疾病。讓我們從現在起養成定期驅蟲的好習慣,消除犬貓和人類共同的威脅!
危害犬貓和人類的體內寄生蟲主要是鉤蟲、絳蟲、蛔蟲等腸道寄生蟲以及心絲蟲。寄生蟲有一定的潛伏期,發病初期很少看到臨床癥狀,往往被寵物主人忽視。
寄生蟲病會導致寵物日漸消瘦、嘔吐、便秘、拉肚子等不適應癥狀,嚴重時可能導致腹水。
蛔蟲
蛔蟲經常引起動物腹脹、嘔吐、先腹瀉后便秘,偶爾出現咳嗽癥狀。幼蟲移行后會導致肝損傷、神經系統損傷、失明等嚴重后果。
鉤蟲
鉤蟲會導致動物帶血腹瀉,身體虛弱和脫水,貧血。傳染給人會造成人皮膚損傷,使皮膚強烈瘙癢。
絳蟲
在感染絳蟲病后,動物會出現腹疼,腸腔堵塞、腸扭轉甚至破裂,還可能出現嘔吐、厭食等癥狀,有的還會出現劇烈興奮。絳蟲感染人會引起人類血便、腹瀉,嚴重時還會在肝臟、腎臟和大腦內形成囊狀物而造成損傷。
心絲蟲
蚊子為心絲蟲中間宿主,為夏季重點預防的人畜共患病。犬貓可表現為咳嗽、心悸,腹圍增大,呼吸困難、貧血、衰竭而死。
錯誤觀點一:我家寵物沒蟲!
許多人認為,自己家的小貓小狗從來都不出門,也不會和其他小貓小狗接觸,所以體內一定是沒有寄生蟲的。其實,由于動物有在地上倒臥、舔舐自己身體的習慣,患上體內寄生蟲病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從不出門的寵物也會患上寄生蟲病。為什么這么說呢?從公共廁所回來蟲卵可能粘在鞋底,而帶入家中,從而間接地接觸到寵物,使其感染。
錯誤觀點二:驅蟲一年一次就行!
驅蟲藥與疫苗不同,驅蟲效果只能維持3個月進行一次定期驅蟲,才能從根本上預防體內寄生蟲疾病。
錯誤觀點三:糞便里沒蟲,寵物體內就沒蟲
寵物平時的糞便里并沒有蟲子,甚至是驅蟲后仍未見寵物排出寄生蟲,是不是就說明寵物體內沒有蟲子呢?其實不然,寄生蟲可能并未發育到成蟲,或者以蟲卵的形式四處傳播。所以“沒看到”≠“沒有”。絕對不可以因為從未在糞便中見到寄生蟲就不進行定期驅蟲。
錯誤觀點四:寵物沒有癥狀,不用驅蟲!
驅蟲和疫苗同樣重要!驅蟲多數時候像疫苗一樣,是預防性的——等出現了癥狀一切就太晚了!要知道,腸梗阻需要做手術才可得以整復,而失明是無法恢復的損傷,無論對寵物還是對家人,定期進行預防性驅蟲才是負責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