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熱 主要危害幼犬 。其病原體是犬瘟熱 病毒。病犬以呈現雙相熱型、鼻炎、嚴重的消化道障礙和呼吸道炎癥等為特征。病的后期常出現神經癥狀。病犬的各種分泌物、排泄物(鼻汁、唾液、淚液、心包液、胸水、腹水及尿液)以及血液、腦脊髓液、淋巴結、肝、脾、脊髓等臟器都含有大量病毒,并可隨呼吸道分泌物及尿液向外界排毒。健康犬與病犬直接接觸或通過污染的空氣或食物而經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除幼犬 最易感染外,毛皮動物中的狐、水貂對犬瘟熱 也十分易感。
(1)流行特點 本病寒冷季節u 月份至翌年4月間)多發,特別多見于犬類比較集聚的單位或地區。一旦犬群發生本病,除非在絕對隔離條件下,否則其他幼犬 很難避免感染。哺乳仔犬由于可從母乳中獲得抗體,故很少發病。通常以3月齡至1歲的幼犬 最易感。
(2)臨床特征 體溫呈雙相熱型(即病初體溫升高達40℃左右,持續l~2天后降至正常,經2~3天后,體溫再次升高);第二次體溫升高時(少數病例此時死亡)出現呼吸道癥狀,病犬咳嗽,噴嚏,流漿液性至膿性鼻汁,鼻鏡干燥;眼瞼腫脹,化膿性結膜炎,后期常可發生角膜潰瘍;下腹部和股內側皮膚上有米粒大紅點、水腫和化膿性丘疹;常發嘔吐;初便秘,不久下痢,糞便惡臭,有時混有血液和氣泡。
少數病例可見足掌和鼻翼皮膚角化過度性病變。有的病犬,病初就出現神經癥狀,有的在病后 7~10天才呈現神經癥狀。輕者口唇、眼瞼局部抽動,重則流涎空嚼,或轉圈、沖撞,或口吐白沫,牙關緊閉,倒地抽搐,呈癲痛樣發作,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不等,發作次數也由每天數次到十多次。此種病犬大多預后不良,有的只是局部性抽搐或一肢兩肢及整個后軀的抽搐麻痹、共濟失調等神經癥狀,此類病犬即使痊愈,也常留有后軀無力等后遺癥。由于本病常與犬傳染性肝炎等病混合感染及繼發感染細菌,使癥狀復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