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杯狀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感染是貓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一種,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癥狀,雙相發熱,漿液性和黏液性鼻漏,結膜炎,極度沉郁,有的病貓可聽診到呼吸啰音。貓FCV感染是貓的多發病,發病率較高,但死亡率較低。
癥狀
FCV 感染貓的潛伏期約2~3日,而后發熱39.5~40.5C。癥狀的嚴重程度依感染病毒毒力的強弱而不同。口腔潰瘍是具有特征性的癥狀,常見于舌和硬腭,尤其是腭中裂周圍。舌部水泡破潰后形成潰瘍,有時,鼻黏膜也可出現類似病變。病貓精神欠佳、打噴嚏、口腔和鼻、眼分泌物增多,有時出現流涎和角膜炎。鼻、眼分泌物初呈漿液性、灰色,后呈黏液性,4~5日后則可呈黏液膿性。有時可見痢疾和溫和性白細胞減少的癥狀。病毒毒力較強時,可發生肺炎而表現呼吸困難等癥狀。小于84日齡的貓常可因此致死。某些毒株僅能引起發熱和肌肉疼痛而無呼吸道癥狀。貓感染FCV時,癥狀通常不如感染FHV-1時嚴重,多能耐過,7~10日后恢復。耐過貓雖然臨床癥狀消失,但往往成為帶毒者,病毒主要存在于咽部,尤其是扁桃體內,成為危險的傳染源。
病因
該病傳染源主要是病貓和帶毒貓。前者在急性期可隨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籠具、地面等物品,也可直接傳給易感貓。后者一般由急性病例轉變而來,雖然臨床癥狀消失,但可長期排毒,是最重要和最危險的傳染來源。 寵物商店、動物醫院、后備種群,實驗貓群等密集聚居處,更利于FCV 的傳播。
診斷
由于多種病原均可引起貓的呼吸道疾患,且癥狀非常相似,因此確切診斷較為困難。 本病急性期,可取眼結膜刮取物、鼻腔分泌物和咽部及潰瘍部組織,用貓原細胞進行病原分離。病毒的鑒定可用補體結合試驗、免疫擴散試驗及免疫熒光試驗進行。
臨床上已有快速診斷試紙診斷本病。
治療
無特異性療法。發生結膜炎的病貓,可用金霉素或氯霉素眼藥水滴眼;發生鼻炎的病貓,可用麻黃素、氫化可的松和慶大霉素滴鼻;口腔潰瘍嚴重時,可涂搽碘甘油或結晶紫。急性期病例,可應用廣譜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
預防
該病康復貓帶毒可達35日之久,故對其應嚴格隔離,防止病毒擴散。目前國外已有FCV弱毒疫苗以及與FPV,FHV-1等組成的聯苗可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