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狆,一種日本本土犬,有著非常有特點的毛色:胸口、頸部、四肢以及尾巴中部往下的部位都是白色的,而身軀上則是黑色塊狀或云狀的,是不規則分布的,不對稱,不過,黑色的毛塊如果能占據背部被毛大概一半的面積的話,整體上看起來比例會最為平均,有的犬只可能頸部會存在一小撮的黑毛,這算正常的,單若黑色面積太大的話就不太正常了;還有,有的時候前肢近肩膀的地方也會有黑色的毛塊,這也屬正常的。
關于牙齒咬合,日本狆和北京狗一樣是屬于下顎比上顎突出的犬種,但是日本狆下顎突出的長度不像北京狗那么長,所以1—2月大的日本狆幼犬的牙齒大致上是剛好密合的。
日本狆的幼犬后腳常常有五支腳趾,就是俗稱的“五爪”。一般的狗狗是前腳皆是五只腳趾,而后腳則是四只腳趾,雖然偶而會出現后腳五支腳趾的情況,但這對于日本狆是很平常的,雖然并沒什么大礙,但由于狗狗常用后腳抓癢,加上日本狆的眼睛又凸,為了避免它不小心抓傷眼睛,所以常常會切掉多余的第五只腳趾。幼犬剛出生時因為血管和神經未健全,所以最好在剛出生立即作切除的處理,若是等到長大后才切除,除了容易留下疤痕外,也因為容易出血,所以必須去獸醫那兒作切除,獸醫處理的話還會幫狗狗縫一針,這樣愈合后更看不到疤痕。
再來看看臉部的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眼睛的角度了,標準的日本狆不論是幼犬或是成犬,眼睛都會很夸張地凸出像金魚一樣,而且眼睛都有向外的角度,許多有北京狗混血的日本狆都不具備這一項特色。
日本狆頭上白毛的部分,我們稱之為頭花,一般來說,越對稱且頭花越大者越優,不過要注意的是,日本狆的頭花會隨著成長而變小,所以當幼犬的頭花大的時候,長大后會縮小一些的。另外要知道,即使頭花小的雙親也是有機會產下頭花大的幼犬,反之頭花大的雙親也是會有機會產下頭花小的幼犬,所以這方面若是看小狗的爸媽去判斷的話并不太適合。
從側面來觀察鼻管的話,雖然是越扁越好,但還是要注意一下它的鼻管正常情況下是要比北京狗長一點的哦,2個月內的幼犬自側面觀察,鼻管的長度大概0.3公分;從外觀來看,要說日本狆幼犬的臉像什么動物的話,應該就是和貓臉相似吧,想象一下貓的鼻管長度,你應該就比較好理解了。還有,鼻子附近的毛發也要注意一下哦,日本狆幼犬鼻管附近的毛不多,在它長大之后毛發會變得平順一些,因此日本狆幼犬不會長出如西施幼犬那樣的胡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