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狗狗作為寵物時,最重要的因素是選擇一只性情溫和的幼犬。很多人反映,是狗選擇了他們一它撒著歡從犬群中沖了出來,極力向人們示好。如果你是一位有經驗的主人,它或許會是你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有著極強的個性和無限的活力。但從另一方面看,回家后兩月內它就很可能會成為“一家之主”,使你不得不放棄它。
有些犬呆在一群幼犬后面不愿意接近你,或者躲到母犬或者其他同伴身后,這樣的犬同樣不適合你選擇。很多這樣的犬表現出很高的智商,學東西也很快它們動腦子而不是靠體力來贏得食物和同其他伙伴的競爭勝利。但它們出現緊張或焦慮等問題的概率相對較高。而只有那些見到你就很高興,愿意讓你抱、觸摸,同你一起游戲,對偶然的聲響如擊掌聲不表現出過分畏懼,并能與同伴相處融洽的幼犬,才是最為合適、各方面都很優秀的理想寵物伴侶。
從一群可愛的幼犬中尋找一只最為適合你的犬,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如果你在性別選擇上有所偏好,那么自然也就縮小了選擇范圍。
通常,相對于公犬來說,母犬更容易訓練,在家庭生活中競爭性也更小。母犬也更易于同其他犬接觸、交流 。而公犬就具有雄性氣概,常常劍拔弩張,擺出一副要決斗的樣子,所以與犬之間的早期交流就顯得格外重要。但不管怎樣,寵物醫生治療、社會交流、鍛煉、訓練及一般的照料對公犬、母犬都是一樣的。
你第一次看到一窩幼犬時,要保持冷靜,萬萬不要被它們一個個乖巧、機靈的模樣所征服。如果發現自己有些把持不住,那就暫時回避。有時你一時沖動就選擇一只犬,好的馴犬員更希望你能留出些時間和空間去思考一下,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多去幾次。
另外,即使你覺得留下任何一只你都會有心碎的感覺,也不要一次帶兩只幼犬回家。兩只年齡相仿,尤其是同一窩的幼犬,那絕對是災難的開始…
盡管犬到新環境定居后,能與人們一起生活而且相處得也比較和諧,但它們畢竟和我們不是同一類。了解這點很重要。處于人類群體中的犬,學著同我們溝通、交流是為了生存,這就是犬同人建立起的關系鏈。但將兩條犬一起放在這樣的環境下,它們就可以彼此交流而常將人排除在外,有時甚至可以將其他品種的犬“拒絕”在外。
如果你已下定決心要養兩條犬,那么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先同一只犬建立良好的關系,完成它的社會化培養和訓練后,再考慮飼養另一只。單個的訓練過程一般在犬的青春發育期之前結束,即使這樣,但那也是相當長的時間了。兩個幼犬在一起時,極少是雙倍的喜悅,常常是雙倍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