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喜歡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了,其中飼養貓狗的占大多數,主要還是因為它們更聰明懂事,也更容易馴化一些。但是呢,喵星人和汪星人的愛好者卻不知何時默默形成了兩大陣營,均聲稱自己的寵物智商要高于對方,此話題一度掀起網絡討論的熱潮,但遲遲未有結果。那么,貓和狗誰智商更高真的沒辦法判斷嗎?當然不,接下來小編會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闡述。
1.腦袋大小是判斷智商的標準嗎?
根據有效的科學論證,對于不同的物種之間智商的判斷,往往認為是用比大腦,如果只比較大腦的大小來說,狗的體型比貓大,大腦肯定是更重的。
可是如果這樣去進行比較的話,人豈不是還沒有鯨魚聰明,鯨魚是世界上腦子最大最重的,于是人們不在單純比較大腦的重量而是比較大腦占身體重量的百分比。這樣計算下來,貓咪的大腦體重比是百分之零點九,狗卻為百分之一點二。這樣看上去狗好像是更加占據優勢。
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用腦子重量來判斷智商高這種方法是否真的科學呢,大腦層最最核心的部分不是大腦涉及到的感知,信息的處理,進行推斷預判和延伸的功能嗎。科學家考慮這點進行研究發現,貓的大腦皮層中所含神經元的數量為三個億,而狗狗只有一點六個億,狗狗只是貓咪的二分之一。
但是光光憑著上面兩點我們就能判讀貓和狗誰智商更高嗎,顯然還是沒有特大的說服力。
2.社會化就聰明嗎?
這時就有人說了,社會化程度決定了物種的智商,那如果根據這個來判斷的話,狗不僅要比貓聰明很多而且它們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步的擴大。
經過后期表明,社會化的程度說明不了任何問題。
在一九九八年,研究狗狗智商的問題越來越多,幾乎是掀起了一陣研究高潮。研究人員將面前放上兩個碗,在一個碗里放上吃的,另一個則是空碗。人們發現狗可以了解人類的口令,人向那個碗發出命令,狗就會選擇出那個碗吃到里頭的獎勵。
狗狗成功的通過了這個實驗,但是在人們看來動物智商最高的黑猩猩卻以失敗告終,它們會自己選擇碗而忽略人們對它發出的指令。
接下來是貓了,貓是比較無法忍受一個陌生的環境的,在實驗室沒辦法完成的驗只好在家進行,可是大多是貓根本不予配合,完全不理人們的指令。但是那些愿意配合的貓咪還是同樣明白主人的意思而拿到相應的食物。
所以,證明貓和狗同樣可以做到,而貓在于它愿不愿意去搭理你。
社會化的高低只能說明,貓和狗狗的社會結構存在區別,狗比較樂于配合主人的號令會討好主人,而貓不會,所以在實驗過程中狗表現突出而貓一副事不關己。
3.貓會數數嗎。
對于狗狗智商的研究,論文已經開始以千計數了但是關于貓咪卻很少。
世界有名的動物認知學研究專家表示,貓的實驗讓他們抓狂。
貓是一個很抗拒陌生環境的物種,由于他們不愿配合人們的實驗,試圖研究貓是否會數數,左邊是三個方塊和一個食物,右邊是兩個方塊和一個食物,想看看經過訓練的貓能否分區出2和3的區別,很多動物都通過了這項測試,但是貓沒有原因很簡單,它,啥也不選。
4.貓能馴化嗎?
在另一個研究中,讓貓與狗在有障礙的情況下去除食品。在實驗的第一階段,貓與狗都可以完成這個任務,可是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實驗人與將食物用鉤子鉤住鉤在了盒子里,根本拿不出來,狗狗試著咬出發現沒有辦法就放棄了,回頭看著主人,而貓不一樣,貓從不會關心主人,而是一只在琢磨嘗試拿出這個食物。
可能狗和貓的馴養程度不一樣,狗已經被人馴化了三萬多年而貓不一樣,所以對于狗來講它更加依賴人。
所以遇到困難時狗會選擇向人尋求幫助而貓并不會。但其實我們只要用對方法,貓也是可以向狗狗一些進行馴化,學會坐下,站立,作揖等等。
在十九世紀末,甚至有人用貓來代替信鴿去送信,二十七只貓都在24小時之內將信件送到,看似不可思議卻也做到了。
所以貓和狗的智商到底也沒有絕對性的誰高誰低,可能在經過幾年科學家們有望拿出更科學有力的論證來將這個疑問做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