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買的貓需要做檢查的,這個主要是為了了解貓咪身體的一個健康的情況,對其進行一定的評估。
首先要檢查各項生命體征,然后讓獸醫進行全面的檢查,獸醫需要對貓咪的主要肌體系統做出全面評估,并且對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進行檢查,看有沒有傳染或者遺傳類的問題。
大體上,幼貓并不需要做血液生化和X線片等造影檢查,除非已經有疾病傾向或特殊需求,比如特殊貓種。
幼貓的第一年,特別容易感染貓瘟、皰疹病毒、杯狀病毒、冠狀病毒等傳染性疾病。幼貓體檢,應該著重傳染病篩查、免疫抗體篩查和寄生蟲篩查。
1.健康檢查:在接一只貓咪回來之前,要先確認下貓咪是否健康,是否做了驅蟲。
2.檢查耳朵:小貓的耳朵應該清潔而且干燥,要確認耳中沒有塞滿耳屎。
3.檢查眼睛和鼻子:第三眼瞼不可突出;眼睛應清潔、明亮,鼻子應濕潤。
4.檢查口腔和牙齒:健康的小貓口腔為粉紅色,牙齒潔白,牙齦沒有發炎。
5.檢查肛門:掀起貓的尾巴,找找有無腹瀉的跡象。肛門應該清潔,無糞跡。
6.檢查腹部:用一只手輕摸貓腹的下方。腹部應稍圓,不發硬。查明有無腫塊(疝氣的現象),然后,松手讓貓自由走動,以便看看它是否跛腳。
7.驗血:看看小貓有沒有感染病毒。
8.剛到新家時:貓咪屬于比較敏感和慢熱的動物,盡量給它時間去熟悉新環境,為它準備一個舒適的小窩,讓它感覺到安全和溫暖很重要。待貓咪長大,可以準備一個大小合適的寵物航空箱,帶著它出行比較方便,空運也可以用。
貓咪愛咬線,電源線、數據線、耳機線、各種線,咬的時候要警告制止,次數多了它就知道線不可以咬,同時寵主要注意收好線,尤其是容易飄動的毛線團,帶著針的線頭等。在貓咪到家之前做好封閉陽臺,防止它躍窗而出,去玩耍。收起家中刀具,玻璃制品等易碎的東西,以及一切貓不能碰的東西。
9.關于驅蟲
貓咪驅蟲分為體內驅蟲和體外驅蟲兩種。嚴格來說,寵物貓應該每年至少進行1次體內和體外驅蟲。
(1)一般等貓咪長到兩個月以上至三個月左右時,可以進行體內驅蟲,選擇拜耳或廣譜等寵物驅蟲藥。貓咪還要預防弓形蟲,建議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成年不出門的貓可以一年一次。
(2)一月齡的貓咪就可以首次體外驅蟲了,專用藥分為滴劑與噴劑兩種,可以選擇福來恩、滅蟲寧等品牌。使用時,可以給貓咪帶上一個伊麗莎白圈,防止它去舔舐。
10.關于用量
一般情況下,2-6月齡的貓咪,每個月都要驅蟲1次。而6月齡以后的貓咪,每個季度驅蟲1次。等到寵物貓成年,則可以延長到半年驅蟲1次。(具體時間根據貓的實際情況來定)
11.關于疫苗
給貓咪注射疫苗不用過于著急,要先在家適應兩周,并且等他滿9周齡才可以去。避免主子得常見的貓瘟,鼻支等病。
首年免疫需要注射3針貓X聯+1針狂犬,每針間隔2~3周。
之后每年注射1針貓X聯+1針狂犬。注意,疫苗是隔11個月一打,狂犬是一年一打。
12.關于洗澡
幼貓的抵抗力低,沒有打完疫苗的貓不建議洗澡,最好在打完疫苗一周后再洗,如果臟得不行了,可以用干洗粉簡單洗一下,不過要注意避開口鼻、屁屁等部位。
13.幼貓適宜溫度
初生幼貓對溫度比較敏感,特別是冬天更甚。幼貓的最適溫度是32°C,可用紅外線取暖燈泡(或燈管)加熱保溫,兩周內可降到27%左右,兩周后可降到21°C左右。從3~4周齡起,幼貓開始對母貓的食物感興趣,可給幼貓一些碎的軟食或經奶或水浸泡過的干食品。食品可以是母貓的,也可以為小貓特制的。
飼養貓咪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是有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