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和金魚是不能在一起混養的,雖然清道夫的清潔能力好,但是它會對金魚造成一定的威脅。
清道夫不能和金魚混養。清道夫是熱帶魚,金魚是冷水魚,兩種魚需要的水質不一樣,清道夫是要20度以上弱酸性水得有底砂水草等,金魚是需要弱堿性水裸缸養才好。而且兩者身上所帶的細菌病毒也不一樣,放一起養容易交叉感染,而且金魚一旦生病,清道夫就會攻擊金魚吸附金魚鱗片。同時,由于清道夫魚有吸咐其它魚的習性,所以只適合與游動比較快的魚一起混養,不合適與金魚這種游動緩慢的魚混養。
清道夫魚吃什么食物?
清道夫魚是雜食性水族生物,經常會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魚分泌在缸壁上的粘液和魚兒留下的食物殘渣,更會吞食魚卵。飼養的時候餌料可以以藻類為主,但飼養過程中也需要投喂活食,如水蚯蚓等。清道夫是從來不吃魚的排泄物或大便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清道夫魚能和什么混養?
1、玫瑰魚:玫瑰魚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珊瑚礁海域,肉食性,可喂以動物性餌料以及人工飼料,一旦適應了水族箱內的生活,大部分的活餌料和干燥飼料都能接受,唯獨不吃片狀飼料,不要和行動敏捷、貪吃的魚類混養在一起,否則玫瑰魚會搶不到食物,喂食時間最好在晚間,如此才符合其夜行性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接受新的食物。
2、金絲魚:金絲魚別稱白云山魚、白云金絲、紅尾魚、唐魚等,生活時體色艷麗多彩,為一種著名的觀賞魚類,一般體背棕色,腹部銀白,沿體側中部有1條金黃色或銀藍色縱行條斑,在條斑上下各有數道深棕色線紋,尾柄基部有1紅色圓斑,虹膜金黃,背鰭基部紅色,其他各鰭黃綠,邊緣透明,此魚因最初發現于廣州市郊白云山溪,故英文澤名為白云山魚。
3、斑馬魚:斑馬魚別稱藍條魚、花條魚、藍斑馬魚、印度魚、印度斑馬魚等,身體延長而略呈紡錘形,頭小而稍尖,吻較短,全身布滿多條深藍色縱紋似斑馬,與銀白色或金黃色縱紋相間排列,在水族箱內成群游動時猶如奔馳于非洲草原的斑馬群,故此得斑馬魚之美稱,是比較好養的一種魚。
4、虎皮魚:虎皮魚學名四帶無須魮,別稱四間魚、四間鯽魚等,原產地是馬來西亞和印尼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等內陸水域,好群居,游泳敏捷、活潑,成魚會襲擊它魚,尤愛咬絲狀體鰭條,不宜和有絲狀體鰭條的魚(如神仙魚)混養,宜同種群養。
飼養金魚的時候,不要隨意的混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