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尾巴的作用是用來輔助信息的交換,熊貓使用肛周腺分泌的氣味的傳遞信息,尾巴可以使這些氣味擴散的更遠。
在尾巴的基部,那里有一塊無毛的裸露區域,里面埋藏了許多腺體。這種腺體在動物解剖學上把它叫做肛周腺,能夠分泌一種帶酸臭氣味的分泌物,可以起到它們彼此之間,或在談情說愛時交換信息的作用。它們的尾巴雖短,但上面生的毛卻是毛茸茸的,顯得十分蓬松粗大。當它們用肛周腺分泌的氣味傳遞信息時,尾巴的功能起到了粉刷的作用,使氣味標志涂得更寬些,能夠四處橫溢擴散,便于更加有效的交換信息,以代替有聲的呼喚。
在大熊貓剛剛出生的時候,它是有尾巴的,這個時候它的雙眼還沒有發育完全,渾身都是粉紅色的,只有很淺的毛覆蓋著它小小的身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熊貓漸漸長大,變成我們所熟悉的熊貓樣子。它的尾巴也在這一生長過程中慢慢的退化了,逐漸變的只有一點點,而且顏色也從原先的粉紅色變成了白色。所以,大熊貓確實有尾巴,一個逐漸退化的尾巴。
大熊貓有尾巴,成體的尾巴約20厘米,基部肥厚,被毛一般為白色。不過,一般尾巴緊貼臀部,很容易被忽略。
熊貓尾巴沒有什么特別的作用,主要就是用來輔助信息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