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的壽命都是在三個月左右,蛐蛐主要是生長在6、7、8這三個月里,它只適合天氣熱的環境生長,天氣變冷時就要越冬了。
生長繁衍
蟋蟀的繁殖經過卵->若蟲->成蟲過程,屬不完全變態。
蟋蟀腹部末端有一根產卵管,產卵時插入土中。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油葫蘆每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產,產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
越冬卵于10月產下,第二年4~5月孵化為若蟲。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后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
若蟲蛻皮6次(即6個齡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為成蟲。成蟲壽命141~151天。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只有一個逃避孔。在產卵前增建3~5個供產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