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是睡覺的,基本上一整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有時候會發現烏龜不睡覺在閉目養神。
烏龜為變溫動物。水溫降到10℃以下時,即靜臥水底淤泥或有覆蓋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從11月到次年4月初,當水溫上升到15℃時,出穴活動,水溫18℃~20℃開始攝食。
如果烏龜睡覺時間比較長可能是因為以下原因:
溫度低,烏龜是爬行動物,一般溫度低于19度就會出現活動量減少,從而出現烏龜睡覺的情況。
冬眠,當周圍環境氣溫低于12度時烏龜就會冬眠,一般它會睡到明年春天溫度變得暖和了才會醒來,冬眠通常在南方是1、2月左右,北方10月底到來年的3月。
熟悉了環境,當一只烏龜對周圍的飼養的環境有所了解以后,就會出現食來張口的情況,平時會很少活動,甚至慢慢的就會變成一只愛睡覺的懶龜了。
患有腐甲病,有時烏龜殼上會有潰爛的跡象,有些甚至龜殼出現了洞穴或者可見龜肉,這是它患上了腐甲病,容易藏到黑暗的環境不進食,只知道睡覺。
軟體病,烏龜由于長時間的營養不良,或者缺少曬太陽,容易引起軟體病,變得食欲不振,動作緩慢,經常睡覺。
眼病,當烏龜用爪子經常擾眼部,而且喜歡躲在陰暗處,行動變得遲緩,還喜歡睡覺,說明這時烏龜患有眼部疾病,需要及時治療。
烏龜如果溫度低于13攝氏度是很容易冬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