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螳螂吃公螳螂是因為母螳螂正處于饑餓狀態,吃掉公螳螂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一般母螳螂吃飽了就不會吃公螳螂。
客觀來講是這樣可以補充營養,更好的孕育后代。
處于高度饑餓狀態(已被餓了5到11天)的雌螳螂一見雄螳螂就撲上去抓來吃,根本無心交媾。處于中度饑餓狀態(餓了3到5天)的雌螳螂會進行交媾,但在交媾過程中或在交媾之后,會試圖吃掉配偶。而那些沒有餓著肚子的雌螳螂則并不想吃配偶。可見雌螳螂吃夫的主要動機是因為肚子餓。
但是在野外,雌螳螂并不是都能吃飽肚子的,那么,吃夫就還是可能發生的。在1992年,勞倫斯(S.E.Lawrence)在葡萄牙對歐洲螳螂的交配行為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野外研究。觀察到的螳螂交尾現象中,大約31%發生了吃夫行為。
在野外,雌螳螂大概處于中度饑餓。吃掉雄螳螂,對螳螂后代也的確有益。1988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其后代數目比沒有吃掉配偶的要多20%。歐洲螳螂發生的吃夫現象可能比其它螳螂遠為普遍,是它們給螳螂帶來惡名。但是,雄螳螂很顯然不是心甘情愿地被吃的。
母螳螂吃公螳螂,這是自然界常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