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打不過獅子是因為老虎是獨居動物,而獅子是群居動物,一群獅子和一只老虎,老虎當然打不過。
老虎體型比獅子大,體重比獅子重。老虎是最大的貓科動物,目前已經沒有異議。
拋開已經滅絕的巴厘虎,里海虎,野生狀態近乎絕跡的華南虎不談。孟加拉虎和東北虎的平均體重都在220千克以上,其中最大的東北虎甚至超過400千克重。而體型最大的非洲雄獅體重在180-250千克,相比老虎而言體型更小。
國外的對比科普文里也普遍認為老虎是最大的貓科動物,雄獅的體型要稍遜一籌。而體重往往是肉搏中最重要的一項數據。比如說人類搏擊類運動會按體重分級別,但不會根據身高分級別。
雄獅頭顱因為鬃毛的原因顯得很大,但其實其剝皮以后和老虎相差不多。通過下面的對比圖可以看出,老虎獅子頭部大小相差不大。甚至老虎的頭還要更長一點。
老虎的犬齒長約6cm,獅子為4-5cm,所以老虎的咬合深度比獅子要長2-3cm,這在主要靠利齒置對方于死地的動物對決中非常重要,往往咬合深度多1cm,對方死亡的概率就要大上三成。
虎的手掌通常大于獅子,這是因為老虎在捕獵中經常使用埋伏,掌擊的手法將獵物拍暈。而在非洲的草原上,雄獅幾乎沒有機會讓它們使用前掌,所以久而久之,它們的“掌法”不精,掌力和手掌大小也不如老虎。
獅虎大戰中,老虎的無影掌非常厲害老虎的爪子也比獅子的長,野生西伯利亞虎的爪子可以長達10cm,比非洲獅的8cm長了五分之一。往往獵物被老虎一抓就是一大塊肉下來。人類當然也是如此。
據統計,老虎的奔跑速度可達80km每小時。在大型貓科動物中,比花豹,非洲獅都要快,僅次于獵豹。
綜上,單挑的話老虎必定勝過獅子。但放在自然界,老虎總是打不過獅子的原因,也許是因為獅子善于群毆。
獅子是群居動物,習慣全體作戰,圍追堵截,然后張大口咬,算是貓科家族里的異類,捕獵方式更像犬科動物。而老虎則是孤獨的獵手,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這也意味著,在單兵作戰能力方面,無論是身體素質和戰斗技巧,虎都要優于獅子。
狩獵時,獅子往往是一大群母獅合作,圍住獵物,然后憑借身體和力量將獵物咬死。而面對體形較大的對手比如野牛,獅子并不能造成致命傷害,更多是采用咬鼻使窒息方式,這種方式效率低下,常常有到手的獵物逃脫的情況。獅子是唯一吃腐食的貓科,也是因為捕獵效率不高。
老虎擅長伏擊,攻擊方式多種多樣:先打一套降龍十八掌,較小的獵物直接拍死,沒死的話再咬喉、咬頸,盡量一擊斃命。畢竟孤軍奮戰,容不得失誤。特別是對于生活在寒冷地區食物匱乏的東北虎,頭上的王字可不是隨便畫上去的。
單挑的情況下,老虎的傷害是比獅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