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貓抓傷之后要看抓傷情況的嚴重程度判定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而且抓傷的貓是否是屬于農村地方散養的貓,如果是盡量注射狂犬疫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 在,狂犬病幾乎都發生在農村鄉鎮,或小城鎮和城鄉結合部,特別是在南方的省、區。而較大一些城市(不包括其所屬郊縣)多少年來幾乎都沒有報告過狂犬病。
所以,下列情況下的動物咬傷,傳染狂犬病可能性基本可排除:
1) 大城市內的家養狗貓;
2) 狗貓的身世清楚,飼養在家,不是流浪動物;
3) 這狗貓不曾接觸疑似狂犬病的狗,或無被來歷不明的狗咬傷過;
4) 動物無生病的表現或行為異常,被咬事出有因,如戲弄、護食、護子、弄疼;
5) 動物接種過疫苗;
6) 疾病控制中心告知近年當地未發生狂犬病;
7) 咬傷已10天以上,狗貓健康如常。
第1)—5)條在被咬或接觸當時即可知道,有這5條即可放心,加上疾病控制中心告知當地無狂犬病,則可安心。如果有第7)條,不論有無1)—5)條,都可以放心。
2. 狗貓傳播狂犬病主要是咬傷引起的。如果在上述1.的背景下,被自家或鄰居的無病或健康狗貓舔舐或唾液沾染,沒有意義。抓傷輕度未出血或淺表抓傷者,可局部涂碘酒。重度抓傷出血較多者,除立即沖洗外,去醫院就診。
被確診或可疑狂犬病的動物抓傷或舔舐破損皮膚或粘膜,才需要作為暴露處理。
3. 撫摸狂犬病動物(狗貓)或者接觸其血液、尿或糞便都不構成暴露,無須采取預防措施。
4. 與外表健康動物的唾液間接接觸,完全沒有傳播狂犬病的可能性。
在被貓抓傷之后如果出現較大的出血現象還是應該到醫院注射狂犬疫苗的,畢竟狂犬疫苗存在潛伏期,稍有不慎病發就無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