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孔雀魚不容易死要注意飼養魚缸、放水養水、飼養密度、水溫控制、餌料投喂、水質管理等。
孔雀魚棲息在溫暖的泉水和雜草叢生的溝渠、運河,為雜食性小型魚種,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十分強韌,在沒有調溫和充氣設備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能耐16℃低溫和耐受較臟的水質,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24℃,喜微堿性水質,也能適應中性質。吃浮游動物、小昆蟲和碎屑,但主要吃昆蟲包括蠓科昆蟲、搖蚊、家蚊、雙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昆蟲。
1、飼養魚缸:孔雀魚的魚缸要清潔和消毒,消毒是采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徹底,還沒有化學藥物消毒后遺留的的問題,同時還是最環保的方法。
2、養水放水:養水是將自來水靜置3到5天,將水中氯氣揮發干凈,然后將水加入消毒后的缸中,加入硝化菌,再加入魚、蝦尸體做硝化細菌的食物,用水妖精連續充氧24小時即可。
3、飼養密度: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宜控制容易發病,密度過小,缸大魚少,子魚不用搶食會導致興奮度和運動缺乏,從而到影響生長速度,合適的飼養密度非常關鍵。
4、水溫控制:缸中的水溫穩定在22到26度之間(所有的熱帶魚都可以適應這個溫度區),成魚一般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魚則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
5、餌料投喂:新魚入缸后當天不要喂食,等魚恢復了后在喂食,餌料吃不完的應及時撈出來,魚兒進食時間控制在五分鐘之內,同時隨著魚齡的增長不斷增加餌料的品種和喂量的調整。
6、水質管理: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魚兒的生長情況,在新魚入缸之前,必須將缸中的水質控制好,比如魚缸的水循環、過濾系統等,最好是養殖一些水草。
孔雀魚疾病的防治方法
1、白點病:孔雀魚有白點病時可采用換水加鹽加溫的辦法進行治療,即先換一半的水,然后按照飼養水的體積加入3克/升的海鹽,最后將水溫提高到30~32℃,一般3~5天后即可見效。
2、爛尾癥:孔雀魚發生爛尾癥時可用濃度為3%的鹽水泡10分鐘,每天1~2次,并且保持飼養水質良好,過幾天壞死組織就會自然脫落。
3、水霉病:孔雀魚發生水霉病時可以用含碘消毒劑浸泡,如濃度為20毫克/L聚維酮碘溶液或2毫克/L的高錳酸鉀混合1%的鹽水浸泡病魚20~30分鐘,或內服抗菌藥物(如磺胺類)。
4、松球病:孔雀魚發生松球病時可將病魚浸入濃度為五萬分之一單位的四環素溶液中洗浴1小時,還可用%的氯化鈉溶液與日俱3%碳酸氫鈉溶液混合洗浴10分鐘。
5、口腐病:孔雀魚發生口腐病時可使用一些市售的殺菌劑來進行藥浴,大部分的情況都會有所改善。若仍然無法痊愈,原因可能在于一些導致細菌性的感染的因素并未消除。
飼養孔雀魚要注意防治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