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生棉蟲可以使用棉蟲清木片、棉蟲凈、康寬等藥物,對于治療棉蟲都具有一定的效果。
棉蟲是蠟螟幼蟲的俗稱,別稱巢蟲、蠟蛀蟲等,主要危害弱蜂群,在巢脾中打隧道蛀壞巢脾且在巢脾上蛀食蠟質并傷害蜜蜂幼蟲和蜂蛹,輕則可使蜂群出現秋衰,重者可致蜜蜂棄巢逃走。
中華蜜蜂最怕棉蟲,一但棉蟲危害嚴重且群勢太弱而無清掃能力時蜂群便會整群逃亡,因此對養中蜂來說如果能防治好棉蟲便是成功了一般,目前在市面上治棉蟲的藥有棉蟲清木片、棉蟲凈、康寬等,用這些藥物來治療棉蟲效果都非常不錯,但卻不是防治棉蟲最好的辦法,其實只要預防得好是完全可以杜絕棉蟲的發生的。
強群對棉蟲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守衛蜂能有效的制止棉蟲成蟲潛入蜂巢內,護脾工蜂也能有效的防備和驅逐棉蟲,使蜂群在遭受棉蟲危害后其損失不明顯,因此要是隨時保持巢脾上有充足的蜜和粉,同時必須保證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稱,抽出多余的巢脾,一旦空脾多會就導致蜂群清巢能力減弱,很容易滋生棉蟲導致蜂群飛逃。
蜂群及時更換老脾對抑制棉蟲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中蜂,因為中蜂有喜新脾、厭舊脾的特點,當巢脾過舊時工蜂會將其咬掉,咬下的蠟屑堆積箱底給棉蟲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間,巢脾越老滋生的棉蟲就越多,因此飼養中蜂每2年更新一次巢脾,有條件的話最好是每年換一次,換下的老舊脾要及時化蠟以防棉蟲到處傳播。
棉蟲多滋生于蜂箱的縫隙處或箱底的蠟屑處,因此對蜂箱進行清潔消毒可有效預防棉蟲的發生,可塞死蜂箱的縫隙處使蠟螟無處產卵,經常清掃蜂箱內壁和箱底的蠟屑不給棉蟲有可食的機會,可每次換箱時將蜂箱放在太陽下暴曬幾個小時以殺死棉蟲的卵、幼蟲及蛹,也可以用濃肥皂水洗刷蜂箱,這樣能保持30天蜂箱不生棉蟲。
想要棉蟲不侵犯蜜蜂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