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身上長出白霜是因為得了水霉病,這種病在水生的魚類寵物間很常見,而且水霉病是比較好治的病癥,一般無需太過擔心。
由于晝夜的溫差大,未添置恒溫設備的魚缸里的熱帶魚最易得白點病。白點病又名小瓜蟲病,熱帶魚得此病后,先于鰓蓋和各鰭條上長出細小白點,然后長滿全身,后期體表粘液增多,白點成白色囊腫泡狀,似覆有一層白膜。病魚往往活動明顯減少,浮于水面或群聚一隅,若不及時治療,則會日漸消瘦直至死亡。
白點病比較好治,只要把水溫提升到32度,再用1%鹽水浸泡就可以了。還可以去買專門治白點病的藥,如白點凈,效果不錯。
治療方法:
1.福爾馬林(formalin)
100~250ppm,流浴1小時。
2.食鹽(最好選用無碘鹽,因為過量的碘對水中生物是有害的)
1~1.5%,20~30分鐘。精制鹽,用粗制鹽也可。
3.孔雀石綠(malachitegree)
食用魚禁用。
4.發生細菌性混合感染時需配合抗生素治療。
5.亞甲基藍2ppm次日再一次能取到很好的效果。無需及時換水等藥效分解水色自會變淡。3天后可以考慮適當換水。預防措施:
⑴魚體水霉病的預防
①除去池底過多淤泥,并用200㎎/L生石灰或20㎎/L漂白粉消毒。
②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魚體抵抗力,盡量避免魚體受傷。
③親魚在人工繁殖時受傷后,可在傷處涂抹10%高錳酸鉀水溶液等,受傷嚴重時則需肌肉或腹腔注射鏈霉素5萬~10萬單位/㎏魚。
⑵魚卵水霉病的預防
①加強親魚培育,提高魚卵受精率,選擇晴朗天氣進行繁殖。
②魚巢洗凈后進行煮沸消毒(棕櫚皮做的魚巢),或用鹽、漂白粉等藥物消毒(聚草、金魚藻等做的魚巢)。
③產卵池及孵化用具進行清洗消毒。
④采用淋水孵化,可減少水霉病的發生。
⑤魚巢上黏附的魚卵不能過多,以免壓在下面的魚卵因得不到足夠氧氣而窒息死亡,感染水霉后再進一步危及健康的魚卵。
在平時養魚的時候多注意魚缸中水質的檢測情況,注意餌料的衛生情況,水溫也是養水生生物需要多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