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殖鱷魚的時候首先要注意鱷魚的飼養空間,然后注意鱷魚的飲食搭配,鱷魚對水質的要求也很高,預防疾病方面也要做到位。
(1)飼養空間:鱷魚對空間的要求比較敏感,所謂“非人道飼養”就是把鱷長期養在小魚缸內導致鱷魚長期保持原大小而不長大,這種做法對鱷的身體機能都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對于幼體鱷飼養場給的飼養缸尺寸為長度90厘米。鱷是水陸棲息的,有時上岸的時間遠比在水中更久,所以設置陸地是有必要的。將水陸分置成上下空間,而沒有在同一水平上鋪置水陸,最大的優處就是擴大了空間使用度。不過缺陷是高度低了,鱷很能跳,當鱷上陸地后容易跳出或者頂開玻璃蓋。
(2)食物:泰鱷和凱門對食物要求范圍很大,什么都吃,不管死活。揚子沒有被馴化過對乳鼠、小白之類的食物并不敏感,更偏向于它自然界中的食物。幼體鱷拿來需要多喂食小白鼠,幼體鱷往往容易因為鈣量吸收不足而形成掉甲、背甲軟的狀況。揚子僅吃魚、泥鰍的情況下要多曬太陽以幫助皮膚多合成鈣來吸收,或者在魚的嘴中塞入鈣片、維生素下肚。有些養了鱷的人,卻不忍心喂老鼠,而僅喂食些豬肉之類的,對這種情況是沒什么話多說的,越是幼體鱷越需要整個食物的營養!隨著鱷長大,過度的喂食小白鼠頻率而導致的脂肪過剩又將會是一大問題,尤其揚子脂肪過剩就會增加冬眠死亡率。但如何才算脂肪過剩,表面是看不出的,也不可能帶去醫院照X光吧?所以這還是要靠飼養主自己對于食物營養價值的熟悉度來總結判斷的。
(3)飼養竅門:幼體鱷對于水質要求比較高,水質差將會引起掉鱗,鱷長大些后就不會再對水質要求敏感。給鱷缸換水是件很痛苦的事,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痛苦:在水中養殖綠藻或使用過濾器。綠藻可以分解鱷的糞便,因此飼養主可以大半年的才洗一次缸、換一次水。不過揚子的排泄是固體的所以不清楚不化開的固體糞便是否也能被綠藻所分解。傾向于使用過濾器,過濾器可以根據缸的大小選擇內置或外置,后者功率更大,能完全過濾掉糞便。使用的是內置過濾器,對于揚子的固體糞便只需要撈起即可,而剩下的小顆粒臟物就由過濾器解決,每天水質都干凈的如剛換的水一樣,極其省心。
(4)鱷魚的疾病:鱷生命力極強,通常不會生病,對于掉甲、掉鱗的問題前面都提到過,其他常見的還比如眼睛發炎,這個使用氯霉素眼藥水之類的消炎即可。鱷不當輕易使用藥,鱷本身就是恢復能力極強的爬行動物。
(5)飼養場比起玩家的數量多,所以他們碰到的問題、解決的問題總結的比玩家的多。選取一些通俗易懂的與大家分享:
1、單純的喂魚或肉會引起上頜突出,嘴閉合時上下頜牙齒不能正常嵌合,牙齒突出,脊椎呈弓形,嘴和身體有潰爛等癥狀。
2、揚子對田螺、魚有特別的偏愛,但是容易營養不全面從而對性腺發育不利。
3、過量的脂肪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4、幼體揚子受驚擾容易引起內分泌異常,常受刺激嚴重時暴斃。
5、過量喂食導致痛風,癥狀為拒食、精神萎靡、后腿麻木等。
(6)在鱷魚交配期間,公鱷發出響亮而連續的類似擊鼓的聲音,以招引母鱷。
(7)當鱷魚一周歲,長度達90-100CM時就要每天下午5-6點種給鱷魚喂食。不要給鱷魚喂腐臭的食物,必須把吃剩下的食物收拾干凈。不要再中午給鱷魚喂食,因為吃剩的食物容易被日曬而變質。有些鱷魚比較膽怯,常到岸上進食慢,這些個別鱷魚生長比較慢,需把食物直接送到它的住所在的地方。
(8)鱷魚食物:鱷魚的食物質量要能促進鱷魚快速生長。通常是以新鮮的小魚、青蛙、蝦米和新鮮的生黃牛肝做飼料,當鱷魚6-7個月大時候,應該用新鮮的雞頭和雞脖子做飼料。如果以海魚做暫時的飼料則注意把河豚清理掉,避免引起鱷魚中毒事件發生。
(9)鱷魚的消化時間長達72小時,因此,鱷魚一年大約只吃120頓。鱷魚在12個月大之前一餐可以吃時它體重5-10%的食物,12個月大以后,一餐可以吃時它體重的25-30%的食物。
(10)可以用本地的一些食物作為鱷魚的補充食物,可以喂鱷魚些其他食物,入豬牛羊雞鴨的內臟,淡水魚,海魚,和老鼠。
(11)鱷魚的食物必須是新鮮的,要切成小塊,要保持干凈。需要布置一些裝食物的盤子以便容易收拾和運轉。鱷魚的飼料槽長度不超過10CM,要用水泥光滑,微傾斜和通向排水溝。為保證鱷魚能常池到新鮮的食物,必須制定具體的喂養時間表。喂養小鱷魚的時間最好是在傍晚,這個時間段安定,適合小鱷魚出來進食。
對于鱷魚的養殖需要主人費心費力,希望這篇文章對于鱷魚的養殖有指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