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殼蟲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但是會對植物造成危害。蚧殼蟲是一種專門吸食植物汁液的蟲子,如果出現在植物上的話,一定要盡快的治療。
蚧殼蟲 蚧蟲,又名"介殼蟲"。介殼蟲是柑桔、柚子上的一類重要害蟲,常見的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綿蚧等。介殼蟲危害葉片、枝條和果實。介殼蟲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飛,雌蟲和幼蟲一經羽化,終生寄居在枝葉或果實上,造成葉片發黃、枝梢枯萎、樹勢衰退,且易誘發煤污病。
蚧殼蟲是園林植物主要害蟲種類之一,在危害園林植物的蚧殼蟲約600余種, 目前危害長春市園林樹木較為嚴重的有6種, 主要有白蠟蚧、朝鮮毛球蚧、圓盾蚧、水木堅蚧、考氏白盾蚧、桑白盾蚧。蚧殼蟲在市主要為害女貞、山杏、京桃、糖槭等樹種, 造成枝葉發黃、畸形、葉片脫落, 嚴重者導致整株死亡, 嚴重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及園林綠化效果。
蚧殼蟲蟲體小,繁殖快,1年繁殖2~7代,蟲體被厚厚的蠟質層所包裹,防治非常困難。該蟲的為害被列為園“五小害蟲”之首。
防治方法
1. 加強養護管理
定期施肥, 增強樹勢及樹木的抗性;結合養護管理, 秋季人工刷除枝、干上的越冬若蟲;對死株進行集中燒毀,徹底消滅蟲源,以免傳播;加強修剪, 通風透光, 減少蟲害發生率。
2. 化學防治
針對蚧殼蟲的形態特點, 對該類害蟲的防治首選具有超強的內吸和滲透作用的藥劑, 如“蚧必治”750~1000倍液噴施, 藥液經樹體吸收后, 蚧殼蟲吮吸到有毒的樹體汁液中毒死亡,殺蟲效果好。
用藥建議在溫度較高(要求在28℃~32℃, 因此溫度藥液傳導快, 蚧殼蟲易中毒,且該溫度下蠟質層變軟, 利于藥液滲透蟲體)的下午使用, 連噴兩次, 間隔期為5~7d。對高大、藥液很難噴到的樹木, 可采用在樹干中上部打孔注射“樹體殺蟲劑”, 藥液通過木質部導管輸送傳導到頂部, 對蟲齡大、蠟質層厚及難防治的蚧殼蟲效果明顯, 操作簡單, 防治徹底。
3. 生物防治
針對不同蚧殼蟲, 利用天敵進行防治。
家里的植物在出現蚧殼蟲之后,不嚴重的話只需要進行清潔,如果比較嚴重,就需要打藥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