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蟲一般被稱為鼠婦、西瓜蟲、團蟲子,是一種小型的甲殼類陸生蟲子,它不屬于昆蟲,身體有7節。
鼠婦又名鼠負、負蟠、鼠姑、鼠黏、地虱等,是甲殼綱(Crustacea)等足目(Isopoda)潮蟲亞目(Oniscoidea)潮蟲科(Oniscidae)鼠婦屬(Porcellio)動物的俗稱,全世界有150種以上,多為廣布的世界性種。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布。中國常見種有鼠婦、光滑鼠婦等。關于鼠婦的記載最早可見于《本草綱目》蟲部。
體橢圓形或長橢圓形,較平扁,背部稍隆,體軀不能卷曲成球形。有些種類背面光滑,有些種類具粗糙顆粒。頭部很小,不明顯,嵌在第1胸節的前緣。頭節中部和兩側具突出葉。胸部寬大,7自由節。腹節6節,前面兩個腹節較狹小,但不顯著比胸部狹,各節向后趨窄。每個胸、腹節的側面一般擴大形成側葉,胸腹各節兩側外末角向后下方突出,尾節末端多向后突出呈三角形。眼發達,為復眼。第1觸角很小,頂端有短小的須狀感覺器;第2觸角較長,柄部5節、鞭部2節。唇基呈弓形,大顎無觸須,切割部高度幾丁質化,一般有2個齒板,在齒板的后面有膜狀小瓣,臼齒部退化。第1小顎的外葉為咀嚼葉,內葉狹長,有2根硬毛;第2小顎在頂端分成2葉,近基部處有1個外緣角突。顎肢的基部寬廣,呈薄片狀。
胸肢7對,細長,為適于陸地生活的步行肢。第1胸足兩性異形,雌性第2~5胸足基部間的腹甲上附抱卵板、重疊覆蓋而成孵育囊。腹肢5對,第1~2腹肢上有分枝的偽氣管,是適應濕生環境的特有呼吸器官。雄性交接器為第1腹肢的內肢連接而成,呈圓錐形;末端高度幾丁質化;第2腹肢的內肢形成細長的鞭狀。尾肢雙枝型,外肢呈扁平的披針形突出超過尾節末端,內肢短小呈長條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