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小蝌蚪的時候要注意,蝌蚪的主要食物是浮游生物,養蝌蚪首先就要用池塘里面的水,然后在養蝌蚪的過程中注意勤換水,可以在養蝌蚪的缸里適當的鋪一些細沙。
1、蝌蚪是吃浮游生物,飼養蝌蚪最好用池塘水,自來水是不行的,純凈水也不行。
2、蝌蚪會自相殘殺的,很多在一起的時候,自身會分泌一些毒素,殺死一部分個體,以至讓其余的個體在有限的環境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3、蝌蚪的飼料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煮過的菠菜和窩苣是適宜的飼料,但不要煮得過熟,并且要去掉纖維。
4、初期給飼料要少,以后逐漸增加,每天定期投飼料一次,不宜過多,以免飼料殘留水中引起腐敗。每次給食后殘留的飼料,必須用吸管清除出去,并且每隔一兩天換一次水。最簡便的餌料是面包、餅干的碎屑或碎飯粒,也可以給少量煮熟的蛋黃作為動物性飼料。
5、養蝌蚪只需要一個“裸缸”(就是空空的一盆水)就可以了,如果主人覺得這樣太殘忍的話,只需要在底部鋪一層細砂,再放一些生命力強韌的水草,這樣就很高級了。
6、3~5天換一次水,而換水的時候,只需要倒去2/3的水,再將已曝氣過的自來水加到原本的位置就好了。
蝌蚪不同成長時期的表現
1、生長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長發育加快,蝌蚪開始尋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強,此時飼養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飼養上必須補充餌料,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主要以營養豐富的糊汁餌料為主,如蛋黃、玉米粉、4號粉,并輔以細嫩藻類植物等。餌料投放時間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時。10~20日齡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潔,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換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為宜,同時池水應避免太陽光直射。
2、生長中期:(20~50天):此時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斷增強,為促進蝌蚪消化道的盡快發育,適應兩棲類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齡后蝌蚪除投飼糊汁餌料外,應投喂植物性飼料和藻類植物,如浮萍。這一時期蝌蚪的飼養管理比較簡單,開始以植物性餌料為主,動物性餌料為輔,逐漸過渡到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動物性餌料的增加會加速蝌蚪的變態,植物性餌料則能促進其個體長大,故平時應混合飼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證池水清潔,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內餌料殘渣。
3、生長后期:(50~78天):這一時期是蝌蚪轉化為幼蛙的關鍵時期,蝌蚪在此期要長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轉化為水陸兩棲。50日齡左右,體長達4cm以上,長出后肢,后肢長出后約2周(65日齡)開始長前肢,前肢長出后,尾部開始被吸收,此時石蛙蝌蚪就停止覓食進入變態期。這一時期在飼養上除投飼足夠的飼料外,還要添加少量的動物性的活餌飼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級飼養,水淺清新(淺水區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陸各半,登陸方便,光線暗淡,環境幽靜。蝌蚪進入變態期到變態完成需10天左右,進入變態期的蝌蚪變態率可達95%左右。
上面就是關于如何養殖蝌蚪的經驗,要養好蝌蚪就要充分的了解蝌蚪的生活習性。